10月24日,新疆天業(600075.SH)正式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公司本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09億元,同比增長8.6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75.97萬元,同比激增363.19%。在國內聚氯乙烯樹脂等大宗化工產品價格持續震蕩的市場背景下,新疆天業依托一體化產業鏈優勢與精細化管理體系,成功實現經營業績逆勢上揚,為“十五五”期間邁向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產業鏈協同+精細化管理 盈利韌性與運營效率雙升
從三季度具體經營表現來看,公司核心競爭力持續凸顯,盈利韌性與運營效率雙向提升。一方面,公司深度發揮“自備電力→電石→聚氯乙烯樹脂及副產品→電石渣制水泥”的聯動式循環經濟產業鏈優勢,以一體化經營協同性強化規模效應。2025年1—9月,公司累計生產特種樹脂7.47萬噸、糊樹脂8.45萬噸、PVC樹脂81.91萬噸、燒堿57.65萬噸,產銷銜接高效順暢——除自身生產耗用外,各類產品外銷規模保持穩定,其中PVC樹脂外銷82.14萬噸、燒堿外銷59.07萬噸,核心產品市場供應能力持續穩固。與此同時,公司通過精細化管理深化降本增效,在煤炭、焦炭等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同比大幅下降的基礎上,進一步嚴控產品制造成本與各項運營費用;疊加聯營企業利潤同比增長的積極影響,公司盈利水平顯著提升,第三季度單季利潤總額同比增幅達66.55%,充分展現出強勁的成本控制能力與經營抗風險韌性。
在夯實經營基本面的同時,公司同步加快資本運作步伐,為長期發展優化財務結構。據披露,公司此前已獲上海證券交易所批復,可在12個月內根據資金需求與市場情況,擇機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5億元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債券期限不超過5年。此次科創債發行將有效提升公司長期限融資占比,不僅能進一步壓降融資成本、優化債務結構,還將為公司產業鏈升級與綠色低碳項目建設提供穩定資金支持,助力其在化工行業轉型關鍵期夯實財務基礎。
股東增持傳遞信心 代為培育儲備優質資產
控股股東的持續賦能,為新疆天業的穩定發展與市值維護注入重要支撐。公告顯示,基于對公司內在價值的認可及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控股股東天業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天域融持續推進增持計劃:其中,天域融已于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期間,以集中競價方式完成8097.23萬元增持,持股比例從0.29%提升至1.51%;天業集團自2025年4月啟動的新一輪增持計劃同樣進展順利,截至9月30日,已累計增持7698.23萬元,以實際行動傳遞對上市公司發展的堅定信心。
更值得關注的是,為幫助上市公司鎖定優質項目資源、控制投資風險,天業集團還承接了智能生態光伏耦合綠色特種樹脂低碳轉型升級示范工程(一期)的代為培育工作。該項目位于新疆石河子十戶灘新材料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年產35萬噸離子膜燒堿、50萬噸聚氯乙烯及配套工程,總投資約140億元。根據雙方簽訂的《代為培育協議》,天業集團承擔全部培育費用與資金,上市公司不承擔任何成本,待項目滿足注入條件后,新疆天業將享有優先購買權。此舉既避免了上市公司直接投資高風險新項目的壓力,又為其未來業務拓展與產能升級儲備了優質資產,有效規避同業競爭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當前,國內化工行業正處于深化結構調整、推進能源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階段。作為國內氯堿化工領域產業化配套最完整、產品型號最齊全的龍頭企業之一,新疆天業在“十四五”期間已實現穩健經營——目前已構建起134萬噸PVC、97萬噸離子膜燒堿、213萬噸電石的核心產能布局,為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產業基礎。
展望“十五五”,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新疆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景氣度逐步提升,當地對聚氯乙烯、燒堿等基礎化工產品的需求有望持續釋放。新疆天業憑借一體化產業鏈布局、精細化管理能力與規模化產能優勢,疊加控股股東的資源支持與優質項目儲備,有望在行業復蘇周期中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為區域經濟轉型與國家綠色低碳戰略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