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秦燕玲
11月4日,“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啟動儀式上表示,這是中國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進出口平衡發展的務實舉措,也是中國與世界共享大市場機遇、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的創新之舉,還是中國支持經濟全球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主動擔當。
下一步,商務部將圍繞“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舉辦十大主題活動,依托各類開放平臺、載體,持續豐富“出口中國”的品牌內涵,讓中國成為更多國家的最佳出口目的地和發展動力源。
近年來,商務部陸續推出了“投資中國”“購在中國”“出口中國”等品牌,形成內涵豐富、有機結合的品牌矩陣。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以“積極擴大進口”為主題主線,10項活動每年將舉辦超100場。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進口市場,并且具有顯著的穩定性和高成長性,2024年貨物進口18.4萬億元、服務進口4.3萬億元,較10年前增幅均超過六成。通過對華出口,各國和相關企業收獲了財富、帶動了就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當今世界,市場是最稀缺的資源?!蓖跷臐龔娬{,舉辦“出口中國”系列活動,就是要繼續向世界發出共享機遇的積極信號,誠邀各方以出口為牽引,拓展對華合作領域,提升合作能級,助力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圍繞“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開展的十大主題活動包括年度主題國全面對接、區域特色對接活動、行業專題對接活動、國際精品推廣周活動、進口消費特色場景活動、特色商品消費活動、境內外展會聯動活動、國別品牌商品館活動、發布《出口中國能力發展報告》、主題宣介活動。
業內人士指出,“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系列活動既是邀請函,也是新渠道。通過年度主題國全面對接,可大幅減少中間環節,讓各國優質產品的生產商直面中國市場的消費者;通過國家進口貿易創新促進示范區等區域特色對接、行業協會的專題對接、電商平臺的線上對接等,聯動進博會等境內外展會,實現交流主體、場景的更加多元化;加強與“購在中國”聯動互促,則可培育特色消費場景,讓全球優質產品既“進得來”,又“賣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