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賦能資本市場創新發展。
10月29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出席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時表示,證券期貨業將堅持積極推進和防控風險相結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資本市場各項業務的深度融合,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數字化轉型,助力資本市場“十五五”時期高質量發展。
李超指出,近年來,證監會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的工作主線,積極開展資本市場“人工智能+”“數據要素×”等專項行動,推動監管方式向數字化、智能化全面轉變,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在客戶服務、投資研究、風險管理、運營管理等領域應用了人工智能技術,資本市場人工智能應用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李超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進,作為戰略性新興技術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資本市場的生態和運行模式,要規范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規避可能帶來的風險,要加強數據安全保障和業務風險防控,合規開展業務,切實保護好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并指明了資本市場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
一是要聚焦高價值應用場景,推動業務技術深度融合。探索開展“人工智能+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專項試點,加強風險控制和容錯包容。在符合國家和行業要求,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持續深化人工智能在關鍵業務場景的研究與應用,推動創新服務模式的規模化應用,探索更多的“成功經驗”,寫好“數字金融”這篇大文章。
二是要強化基礎支撐,加強智能算力統籌和數據共建共享。加快推進建設行業公共智能計算基礎設施,降低行業機構人工智能應用成本。探索建設行業模型平臺,構建多模態、可共享的垂域大模型和智能體矩陣。探索建設行業通用高質量數據集,開展“數據要素×資本市場”試點,為大模型應用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探索建立行業共享知識庫,匯聚重要行業知識資源。制定行業人工智能標準體系,促進證券基金期貨行業人工智能應用的規范性、兼容性和安全性。
三是要完善風險防范措施,夯實安全防護體系。建立覆蓋模型開發、部署、迭代全過程的風控體系,充分評估模型安全風險,防范模型適用、數據使用等方面的風險。強化關鍵環節的“人類把關”機制。規避當前人工智能存在的局限性,確保關鍵環節有人監督、最終決策由人作出,避免引發系統性風險。加強數據及網絡安全管理,防止敏感數據泄露,強化對人工智能系統的安全防護。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建立差異化分類監管機制,完善人工智能應用制度框架體系,增強制度的適應性和包容性。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