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油脂板塊承壓運行。10月29日,三大油脂期貨集體破位下跌,截至收盤,豆油、菜油、棕櫚油主力合約分別下跌0.88%、2.01%和1.86%,馬棕油期貨同步下跌。棕櫚油、菜油及馬棕油價格均創下3個多月來新低,市場情緒整體偏空。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棕櫚油價格下跌帶動油脂板塊走弱。棕櫚油價格下跌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需求階段性回落、供應充裕、關鍵政策預期生變等。
中輝期貨分析師賈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印度排燈節采購旺季結束,導致全球油脂需求階段性轉弱。與此同時,東南亞棕櫚油產區仍處于季節性增產周期,供應壓力并未減輕。
數據顯示,10月1日—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增長10.77%,增幅超出市場預期,10月產量可能創下歷史同期新高。然而,同期出口并未同步增長,產地累庫預期進一步增強。
印尼方面,印尼棕櫚油協會(GAPKI)近日表示,受益于有利天氣,2025年印尼棕櫚油產量預計將增長10%,至5600萬噸,較此前預估上調約240萬噸?;丈唐谪浄治鰩煿膫ケ硎荆M管當前印尼棕櫚油庫存仍處于低位,但中期產量增長預期強烈,加之印尼礦業協會呼吁政府取消原定于2026年實施的B50生物柴油政策,引發市場對未來需求的擔憂,對盤面形成直接打壓。
“盡管2025年前8個月印尼棕櫚油出口與消費均保持增長,使其庫存持續處于300萬噸以下的低位,但產量預期的上調將逐步緩解其供需偏緊格局?!闭牌谪浄治鰩煆埓淦佳a充說,此外,B50生物柴油政策落地時間存在不確定性,疊加中美、中加貿易關系可能出現緩和,共同加大了市場的看空情緒。
與棕櫚油相比,豆油市場表現出一定的抗跌性。賈暉表示,國際豆油市場缺乏新的利多驅動,尤其是美國生物柴油政策遲遲未有進展,限制了價格上行空間。國內方面,盡管進入消費旺季,但豆油及菜油商業庫存仍處于5年來同期最高水平,供應充裕令價格承壓。
不過,郭文偉表示,近期中美經貿磋商取得進展,市場樂觀預期推動美豆價格上漲,進而抬升國內大豆進口成本,對豆油價格形成支撐。因此,豆油在本輪下跌中回調幅度顯著小于棕櫚油,豆棕價差也明顯收窄。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油脂市場短期仍將面臨偏空氛圍。張翠萍認為,當前產地利空消息云集,國內豆油和棕櫚油庫存偏高,市場供應寬松,加之12月起澳大利亞菜籽將陸續到港,進一步緩解了菜系供應緊張預期,市場整體缺乏有力支撐。中期來看,市場關注點將集中于東南亞產區棕櫚油的實際產量變化、主要消費國的需求情況,以及印尼B50生物柴油政策的最終落地情況。若B50生物柴油政策推進不及預期或產地持續增產,油脂市場中長期的供需平衡表或將重構。在明確利多出現前,預計油脂板塊整體承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