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萬業企業(600641)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69億元,同比增長247.43%;其中第三季度單季營收3.7億元,同比增長246.8%,延續上半年高速增長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萬業企業已完成中文全稱工商變更登記,正式更名為“上海先導基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將按程序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變更為“先導基電”,具體以交易所審批及公司公告為準。此次更名背后,是在半導體產業變革與自主可控戰略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公司持續深化“半導體裝備+新材料+零部件”多輪驅動發展定位,全力投身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主戰場。
2025年前三季度,萬業企業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66.72萬元。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出現一定波動,核心原因在于業務快速拓展階段,公司加快新產線建設,加大研發投入與市場拓展力度,管理費用與財務費用呈現階段性上升。而前期戰略投入,將為后續產能釋放與技術突破奠定基礎。
2025年起,萬業企業材料與設備領域的協同效應持續釋放,合計收入占比近九成,已成為營收增長的核心動力。其中,鉍材料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上半年已貢獻收入5.25億元,占公司整體營收比重達75.14%,該板塊第三季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依托控股股東先導科技集團在鉍、銦等金屬提純技術的領先優勢,公司旗下安徽萬導在鉍化合物材料研發生產的關鍵工藝上構建起核心競爭力,形成從原材料到高端應用材料的多元產品矩陣,產品廣泛應用于MicroTEC制冷片、固態電池、電子元器件、醫藥制劑等領域,新興需求領域滲透度持續提升。
產能布局方面,萬業企業已在廣東清遠、安徽五河、湖北荊州、浙江衢州四地構建專業化生產基地,形成覆蓋華東、華中、華南的高效供應鏈網絡。此外,下半年新成立的衢州萬導熱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推進MicroTEC產品研發制造,錨定數據中心高速率傳輸、激光雷達及精密電子器件等有限空間精準控溫需求,為半導體材料業務開辟新增長空間。
萬業企業子公司凱世通作為國內離子注入機領域領軍企業,已在國內十余家12英寸晶圓廠產線實現約50臺設備穩定運行,覆蓋邏輯、存儲、CIS、功率等主流半導體制造領域,全譜系差異化產品研發驗證穩步推進,為后續訂單放量奠定基礎。
2025年9月,凱世通憑借技術突破榮獲工博會首屆“集成電路創新成果獎”,既是對其攻克“卡脖子”難題的高度認可,也展現了公司的產業鏈整合能力。面向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興產業應用,凱世通積極推進先進制程低能大束流離子注入機的研制與產業化,不斷滿足先進邏輯、先進存儲等先進工藝各類芯片制造需求。
2025年10月,萬業企業完成中文全稱工商變更,公司由“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上海先導基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標志著戰略定位全面升級。“基”代表支撐芯片制造的半導體電子材料,是器件性能的“物質根基”;“電”則象征材料的電子功能屬性與設備的電控核心,呼應半導體“材料-零部件-設備”協同運轉的底層邏輯。
依托先導科技集團在稀散金屬、電子材料、器件模組等領域的深厚積累,結合資產收購與產業鏈投資布局,萬業企業正加快建設從材料、零部件到設備、應用解決方案的一體化產業平臺,持續推動產業鏈生態整合。
萬業企業表示,將以推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高水平自主可控為使命,聚焦核心技術突破與產業化落地,持續打造“半導體裝備+新材料+零部件”的綜合性平臺,致力于成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集成電路平臺型企業。(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