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證券時報記者從上海海關獲悉,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實現進出口3.34萬億元,同比(下同)增長5.4%,增速較前8個月加快0.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48萬億元,增長11.3%;進口1.86萬億元,增長1.1%。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外貿規模和增速逐季向好。”上海海關透露,一、二、三季度上海市進出口規模分別為1.01萬億元、1.14萬億元、1.19萬億元,分別下降2.5%、增長7.2%、增長11.3%,呈現“階梯式”上行走勢,特別是9月份外貿規模突破4000億元大關,當月進出口4059億元,增長12.5%,其中出口增長9.4%,進口增長15%。
在出口產品方面,前三季度,上海集成電路、通用機械設備、電氣控制裝置等產品分別出口1505.4億元、290億元、277.2億元,分別增長10%、25%、20.5%;綠色航運裝備液貨船出口206.3億元,大幅增長82.7%;“新三樣”產品出口1121.7億元,增長6.3%,其中鋰電池出口321.5億元,增長20.7%。
在市場主體結構方面,民營企業成為外貿增長“定盤星”。前三季度,上海市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1.32萬億元,增長27.1%,拉動全市外貿增長8.9個百分點;進出口值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6.7個百分點至39.5%,達到歷史新高。
新興市場開拓成效同樣顯著。前三季度,上海市對東盟、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的進出口規模分別為4748.2億元、1211.3億元、1128.5億元,分別增長12.5%、22.9%、32.5%。此外,對印度、墨西哥分別進出口741.4億元、606.9億元,分別增長33%、17.4%,市場多元化策略成效凸顯。
進口方面,產業升級帶動高技術產品進口提速。前三季度,上海市進口高新技術產品6015.8億元,增長6.4%,增速比總體進口高5.3個百分點。其中,半導體制造設備、電腦及其零部件、飛機、飛機零部件進口分別增長22.6%、16.1%、120%、30.2%。同期,消費品進口3585.4億元,雖下降6.5%,但乳品、水果、肉類等民生類消費品進口分別增長19.7%、15.3%、2.8%。此外,大宗商品進口2148.1億元,增長2.5%。其中,金屬礦砂進口增長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