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香港交易所中國機遇論壇10月22日在上海舉行。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執行董事葉志衡發表了《香港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最新動向》演講。葉志衡表示,香港證監會將在未來6個月推進一系列重點工作。在促進發行上,將通過發行政府債券引領市場發展;向目標市場的發行人和投資者推廣香港的優勢;擴大投資者基礎,如家族辦公室、基金和企業財資中心等。
針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動向和趨勢,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提出了多項判斷。他預計,全球原有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無法持續,資產配置基本邏輯發生改變。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傳統資產收益率持續走低,單純依靠貝塔收益已難以滿足投資者的收益目標。全球主動管理型基金規模占比正在持續上升,反映出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對阿爾法收益的追逐,這種趨勢在另類資產領域更為明顯。
上交所國際合作部總監張斌在論壇上表示,上交所將攜手港交所,在兩地證監會的指導下,持續優化滬港通機制,積極服務境內外投資者,推動在岸和離岸市場協同發展,提升滬港兩地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影響力。
香港證監會葉志衡:促進在香港發展回購交易中央對手方
香港已成為亞洲領先的國際債券發行和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樞紐。近年來,隨著香港持續擴大投資者基礎及提升市場流動性,其對債券發行人和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葉志衡表示,其中,集體投資計劃總交易額達歷史新高,銷售激增76%至2.24萬億港元,貨幣市場基金的比例由2023年的76%進一步上升至2024年的80%。究其原因,在宏觀經濟持續不明朗的情況下,投資者對風險較低且收益較穩定的集體投資計劃需求仍然強勁;主要央行的降息步伐較預期緩慢,進一步提高投資者對貨幣市場基金的興趣。
葉志衡說,香港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有四大支柱,分別是促進發行、增加流動性、拓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新世代基建,其中,前兩者是鞏固基礎,后兩者是開拓新局。
圍繞上述四大支柱,香港證監會確定了未來6個月的重點工作。葉志衡表示,在增加流動性上,要落實推行場外固定收益及貨幣衍生工具制度;促進在香港發展回購交易中央對手方。擴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將擴大離岸人民幣的應用,完善互聯互通機制,以提升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及增加人民幣相關產品供應。
針對新世代基建,香港證監會將為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基建做好準備,助力新一代電子交易平臺發展,促進市場創新及落實代幣化固定收益及貨幣產品的用例。
巴曙松:香港可突出“超級聯系人”“超級增值人”戰略定位
巴曙松在演講中提到了國際金價持續上行的市場現象。他表示,全球債務高速增長難以為繼,傳統安全資產面臨重新定義。黃金價格和比特幣價格上漲的背后,是對法定貨幣購買力下降的深層擔憂,與去美元化進程密切相關。美元在全球儲備中的占比已從2000年的60%降至2025年的41%。目前,黃金全球總市值已突破27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儲備資產。
“地緣政治已躍升為當前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的最大風險,主要的主權財富基金對于地緣風險的認知正在迅速更新。”巴曙松說,自2024年起,地緣政治風險首次超越通脹(83%受訪者擔憂),成為主權投資者的首要關注點。
對于科技競爭,巴曙松談到,全球經濟增長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博弈再平衡,前沿科技競爭持續。人工智能是一場工業革命級別的創新,將深刻改變社會經濟運行的底層邏輯。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上演的“冰與火之歌”或持續進行,受益人群更多集中在特定行業和科技精英。
巴曙松認為,香港可以突出“超級聯系人”“超級增值人”的戰略定位。在存量博弈格局下,世界可能出現不同標準和技術體系的并行與競爭,而香港常常是多方都能接受的“中間地帶”。香港可以利用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動中國綠色標準與不同國際標準的互認。在數據跨境流動、人工智能倫理等前沿領域,香港可以探索成為中外科技產業合作和數據交換的“沙盒”。
張斌:持續優化滬港通機制
上交所國際合作部總監張斌在論壇上表示,滬港通這一機制開創了跨境證券投資的新模式,探索出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新路徑。
回顧滬港通的過往發展,自開通以來,滬港通機制不斷優化、交易品種逐漸豐富、交易機制日漸完善。2016年取消總額度限制;2018年雙向擴大每日額度至四倍;2019年將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納入港股通股票范圍;2021年將科創板股票納入滬股通股票范圍;2022年將ETF產品納入標的證券;2023年雙向擴大可交易日歷,股票范圍雙向擴容。
據張斌介紹,滬港通已成為內地投資者配置香港市場,以及境外投資者配置內地市場的重要渠道。從交易數據看,截至9月底,外資通過滬股通累計成交總額達90.1萬億元,滬股通日均成交金額由2014年開通首月的47億元增長至2025年9月的1456億元,9月滬股通交易金額占滬市A股交易金額比重近7%;南向方面,內地投資者通過滬市港股通累計成交總額達37.5萬億元,滬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額由2014年開通首月的6億元增長至2025年9月的894億元。
張斌表示,展望下一個十年,上交所將繼續攜手港交所,在兩地證監會的指導下,持續優化滬港通機制,積極服務境內外投資者,推動在岸和離岸市場協同發展,提升滬港兩地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影響力。同時,上交所也歡迎更多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市場,共建開放包容高效的市場生態,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紅利。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