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以來,在國內各項經濟政策和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動下,中國投資機遇再次贏得了全球投資者的關注。香港市場也在利好氛圍中表現強勁,香港證券市場、衍生品市場以及滬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創半年新高,新股市場的融資額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彰顯了香港市場的活力與韌性。
10月22日,2025香港交易所中國機遇論壇在上海舉行。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在致辭時表示,伴隨國家多方面的政策支持,關稅影響下全球投資者去美元化并尋求多元資產配置,到DeepSeek引領的科技浪潮,以及香港持續優化上市機制和市場微結構,港股市場在今年回暖反彈。
港股市場活躍
據陳翊庭介紹,“香港交易所新股發行規模大幅增長,截至9月底的IPO融資總額達1829億港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超過兩倍。新股市場的強勁勢頭仍在持續,上市科正在處理的公開上市申請近300宗。”
面對當下火熱的港股一級市場,陳翊庭也觀察到一些特點和變化。
首先是海外投資者參與新股認購的熱情明顯上漲。來自歐美,中東和新興市場的國際長線資金積極參與科創企業的新股發行,反映出國際市場對中國科技創新的高度關注與信心。
第二是今年A+H上市模式得到進一步發展。去年10月推出的新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的優化,加快了合資格A股公司在香港上市的進程。今年A+H上市企業表現突出,占前九個月新股總融資額的接近一半,充分體現出內地與香港市場聯動的強勁勢頭。
陳翊庭還觀察到,今年企業上市后的再融資發行活動也呈現強勁增長,截至9月底,再融資總額高達4561億港元,是同期新股市場募資金額的兩倍以上。
“我們近年來推出的上市政策改革,釋放了香港資本市場活力,吸引了大量優質企業,特別是科技企業赴港上市融資,也使港股市場結構不斷優化。”陳翊庭介紹道,比如今年5月推出的“科企專線”,協助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更有效率地籌備來港上市,以提高市場質量及透明度,進一步發展新經濟生態圈。“目前提交了上市申請的企業中有接近一半來自科技企業”。
一級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二級市場也齊頭并進。
今年,香港交易所旗下所有市場屢創新高,截至9月底,香港證券市場日均成交額達到2564億港元,同比上升126%;衍生產品市場平均每日成交合約168萬張,同比上升11%。
互聯互通機制持續優化升級
在致辭中,陳翊庭特別提到互聯互通機制的持續優化升級。
陳翊庭表示,滬深港通方面,上半年滬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均創新高。截至9月底,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額達到人民幣2064億元,同比上升68%。而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額達到1260億港元,是2024年的兩倍以上。
“ETF擴容也已經順利實施。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交易分別有17只及273只ETF納入。前9個月,南向ETF的日均成交額達到42億港元,北向ETF的日均成交額達人民幣32億元。”
債券通方面,北向通的交投維持增長態勢,截至今年8月,日均成交額為人民幣440億元。互換通平均每日結算金額也創下人民幣220億元的新高,同比上升69%。
“這些都證明互聯互通機制已經成為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橋梁。”陳翊庭強調。
同時,互聯互通優化措施的籌備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目前,我們正與滬深交易所就滬深港通納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機制以及人民幣柜臺納入港股通等項目進行緊密合作,希望可以盡快落實,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便利和投資選擇”。
展望未來,陳翊庭表示,將繼續與各方深化協作,持續優化上市制度安排,不斷拓展優化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推動兩地資本市場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