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容百科技(股票代碼:688005)發布三季度業績投資者溝通紀要。公司表示,由于在磷酸鐵鋰、鈉電、錳鐵鋰、固態電解質等新技術上的持續投入,公司利潤短暫承壓。但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投入3.27億元,同比增長4.73%,占營收比重為3.64%,同比上升0.88個百分點。后續隨著新興業務陸續落地放量,公司業績將逐步好轉。
報告顯示,過去三年間,容百科技發明專利申請量從200余項已增加到近800項,增長近4倍。專利申請量從602項增長到1401項,增長率達248%。在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尖晶石鎳錳等前沿技術領域累計60余件發明專利授權,授權率超過95%。全球化布局同步加速,PCT專利族突破60族,覆蓋美日歐等15國,海外專利儲備超145項。
固態電池方面,容百科技發明的“一種硫化鋰的制備方法及硫化鋰”專利,采用創新工藝路徑,大幅提升材料純度與制備效率,為固態電池產業化落地提供關鍵材料保障。公司的富鋰錳基材料在全固態電池領域也取得了關鍵性突破,在液態電池領域也已突破高溫存儲、高溫循環、產氣等多項關鍵技術瓶頸,有望率先實現產業化。根據投資者溝通紀要,在硫化鋰的制備上,公司對多種技術路線均有儲備和研究。其中,氣固相反應路線在工藝流程、加工成本和原料來源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量產硫化鋰后的成本優勢較高。目前硫化鋰的建設主要用于匹配公司自身硫化物電解質的生產需求,其擴產節奏將依據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整體進度推進。由于氣固相反應的工藝流程遠短于硫化物電解質的生產流程,因此硫化鋰的產能擴展速度較快,可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調整和實施產能規劃。
鈉電領域,容百科技在聚陰離子材料的壓實密度、容量及倍率性能等關鍵指標上取得重大突破,產品循環壽命超過10000次,即使在-30℃的極端低溫環境下,仍能保持較高放電容量,整體性能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并且聚陰離子材料成本較現階段鋰電可降低20%~30%,進一步加速鈉電商業化進程。同時,尖晶石鎳錳正極材料性能領先,配合國際頭部客戶持續進行開發,高溫存儲性能獲得顯著提升,客戶端預計2026年可實現量產。
通過核心技術的培育發展、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容百科技正在持續改善不同類型固態電解質、高電壓鎳錳、富鋰錳、補鋰劑、高壓實磷酸鐵鋰等制備技術。公司表示,目前公司正處于新材料、新產品產能逐步釋放,訂單逐步爬坡的過渡期,三季度將是業績的拐點。(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