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詳細介紹了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情況,并回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全年目標信心充足
李超在發布會上透露,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頂住壓力實現穩中有進,呈現“運行穩、動能足、質效升、韌性足、潛能大”五大鮮明特點。
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前列。從需求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從供給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2%,創下了2022年以來的同期新高。
創新驅動的發展動能持續增強是突出亮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創新指數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對新興產業發展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從前三季度數據看,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7%、9.6%,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集成電路制造業、智能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2.4%、12.2%,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加快。
與此同時,近期我國治理無序競爭成效逐步顯現,重點產品價格、企業效益等指標都有所改善,多晶硅、硅片、碳酸鋰等產品價格明顯回升。
“前三季度的成績為順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崩畛硎荆乱徊?,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常態化政策預研儲備并視情及時出臺實施。隨著各項政策效應持續落地見效,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高耗能算力產業也要綠色低碳發展
在綠色低碳發展領域,9月份發布的《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備受市場關注,其中明確要支持“算力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
在此次發布會上,李超回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對“如何推動高耗能算力產業與綠色低碳發展協同并進”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李超表示,近年來,我國算力基礎設施規模持續擴大,能源資源消耗也快速增長,推動算力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勢在必行。
此前,相關部門已推進“東數西算”等一系列工程,持續提升樞紐算力設施集群平均電能利用效率。但目前,我國算力基礎設施還存在部分算力設施“小而散”、老舊算力設施能效偏低等問題。
基于此,李超透露,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以算力基礎設施規?;⒓s化、綠色化發展為重點,推動三方面工作。
一是優化建設布局,以規模化推動效率提升。強化“東數西算”規劃布局剛性約束,合理規劃、嚴格把關,新建大型和超大型算力設施優先布局在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國家樞紐算力設施集群范圍內。統籌算力與電力基礎設施布局,推動算力設施向西部綠電富集區集群布局,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鼓勵小、散、低效的存量算力設施向集約化、高效率轉變。
二是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對新上算力項目嚴格實施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鼓勵各地區結合實際對新上項目提出更高要求。支持算力設施探索應用工業余冷等資源,加強算力設施余熱回收利用。
三是推進更多綠色技術創新應用。推廣高效節能節水設備,逐步淘汰不符合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的落后低效產品設備。因地制宜推動各類高效制冷散熱技術,提高自然冷源利用率。
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全部投放完畢
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多項政策舉措加速落地。近期,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中安排了5000億元,用于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和擴大有效投資。其中,新增了2000億元專項債券額度,專門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資建設。
李超表示,接下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督促指導相關省份用好新增額度,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抓緊項目開工建設,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值得關注的是,備受市場關注的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全部投放完畢。李超透露道,5000億元資金共支持2300多個項目,項目總投資約7萬億元,重點投向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消費基礎設施,以及交通、能源、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等城市更新領域。
據悉,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大了對經濟大省的支持力度,同時還支持了一批符合條件的重要行業、重點領域民間投資項目。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