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季報陸續披露,多家科創板企業業績亮眼。具體看,AI算力芯片、光通信等新興產業的科創板企業延續上半年業績的良好增勢,量子計算、新能源領域的多家企業則披露前沿技術的商業化進展,凸顯了科創板在培育戰略性新興及未來產業中的引領作用。
芯片設計領域國產生態日趨完善
AI商業化加速落地
作為當前最具顛覆性的技術浪潮,人工智能正通過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為未來產業培育創造肥沃土壤。
海光信息、寒武紀三季報業績表現突出,多個財務指標向好,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算力基礎構建的重要參與方。其中,海光信息前三季度實現總營業收入94.90億元,同比增長54.65%;實現歸母凈利潤19.61億元,同比增長28.56%。公司稱這一增長主要歸因于公司與整機廠商、生態伙伴在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深化合作,以及加速客戶端導入,推動了高端處理器產品的市場版圖擴展。
寒武紀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0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3倍;實現歸母凈利潤16.05億元。據公司介紹,業績增長主要系在報告期內市場的持續拓展,以及公司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預付款項、存貨規模分別達到6.90億元、37.29億元,其中存貨較二季度末增長近四成,再創歷史新高。
光通信賽道構建算力網絡基石
支撐未來信息產業發展
光通信是未來信息產業的關鍵基礎設施,光芯片技術更是實現高速信息傳輸的核心。AI算力需求爆發下,光通信賽道成為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仕佳光子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60億元,同比增長113.96%;實現歸母凈利潤2.9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27.74%。公司稱,受人工智能發展驅動,數通市場快速增長,公司適應市場需求,產品競爭優勢凸顯,客戶認可度提高。同時公司光芯片和器件、室內光纜、線纜高分子材料的產品訂單較上年同期實現不同程度增加。
騰景科技也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25億元,同比增長28.11%;實現歸母凈利潤0.64億元,同比增長15.00%。受益于AI算力需求驅動高速光通信元器件市場增長態勢,公司報告期內持續加強光通信領域業務開拓和產品交付,推動光通信領域收入增長;半導體設備等新興應用領域高端光學模組業務繼續保持高增長;此外,工業激光行業客戶需求回暖,收入亦有所增長。
多家企業面向前沿科技布局
培育未來產業發展優勢
從今年已披露三季報公司業績變動和成因來看,前沿科技的發展與科創板公司業績之間存在明顯的相互促進關系。除AI和光通信領域外,科創板企業在量子科技、未來能源等未來產業方向也實現精準卡位,加速商業化落地進程。
國盾量子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0億元,同比增長90.27%;凈虧損0.26億元,同比減虧51.98%。公司介紹業績變動主要系本報告期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收入均有所增長所致。近期,公司成功實現全球首款工程化四通道超低噪聲半導體單光子探測器的量產落地。該產品服務于國內頂尖科研單位,具備批量生產與交付能力。
對于下一代能源材料的布局,容百科技在三季報中公告了最新進展。在固態電池領域,公司圍繞正極材料、固態電解質雙線并行推進,在多家固態電池頭部企業位列第一供應商。其中,高鎳及超高鎳全固態正極材料已實現十噸級出貨,產品覆蓋客戶包括國內頭部電池廠和整車廠、海外知名電池企業;硫化物電解質材料粒度及離子電導率性能處于行業領先水平,目前正在推進中試線建設,預計將于2026年上半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