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上市保險公司交出了一份表現分化的投資“成績單”:以新華保險、中國平安為代表的多家險企在增配權益尤其是高股息股票后,交出“亮眼”答卷;也有險企因偏重固收和受債券公允價值波動影響而表現不佳,如中國太平投資端表現大幅走弱,上半年總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下降41.6%,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由5.27%降至2.68%。
在利率下行與信用利差收窄的宏觀背景下,險資普遍通過抬升權益配置彌補現金收益缺口,但行業加權平均凈投資收益率已降至約3.0%,接近剛性負債成本。有業內分析指出,如何在“獲取穩定股息”和“避免資本虧損”之間找準平衡,已成為險企能否守住利差、穩健經營的當務之急。
投資收益率表現分化
上半年,部分上市險企交出“亮眼”投資答卷。數據顯示,上半年,新華保險總投資收益實現較大增長,達到452.88億元,同比增長43.26%;公司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9%,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
中國人保上半年總投資收益達到414.78億元,同比增長42.71%;公司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5.1%,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
陽光保險上半年實現總投資收益107.0億元,同比增長28.5%;公司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0%,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5.1%。
中國人壽上半年總投資收益達到1275.0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20%,總投資收益率為3.29%,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中國太保總投資收益達到568.89億元,同比增長1.52%,總投資收益率為2.3%,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有所下滑,但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3.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近10年實現平均凈投資收益率5.0%,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5.1%。
多家險企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提及權益資產投資策略。
例如,中國平安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付欣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介紹,全行業上半年增配股票,中國平安主要選擇了在相對低利率和波動環境中表現穩健的高分紅股票資產。
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暉在公司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公司權益投資收益獲得了顯著增長。下一步,我們會更加關注高股息股票。”
不過,頭部險企中國太平的投資“成績單”并不理想。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中國太平總投資收益大幅下降41.6%至217.49億港元;年化凈投資收益率3.11%,較去年同期的3.47%下降0.36個百分點;年化總投資收益率2.68%,較去年同期的5.27%下降2.59個百分點;未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1.86%,較去年同期的5.58%下降3.72個百分點。
部分險企權益資產“拖后腿”
縱覽中國太平上半年業績,其保險主業表現頗為亮眼,承保、客戶服務等核心環節業務穩健開展。數據顯示,其上半年保險服務業績達123.2億港元,同比增長9.5%,成績居于行業前列。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投資業績明顯“拖后腿”。半年報顯示,中國太平投資收益率上半年大幅下降,已實現及未實現資本利得由去年同期的127.41億港元轉為虧損35.19億港元。“主要原因是受境內利率走勢影響,FVPL債券未實現收益大幅低于去年同期。”中國太平解釋稱。
“太平投資表現落后,一方面原因在于其‘逆勢’重配的債券表現不佳。上半年債市整體大幅弱于去年同期,太平FVPL債券占比16%,遠高于其他公司不到10%的水平。另一方面預計其股票投資偏弱。”國金證券分析師舒思勤說。
綜合各上市險企半年報數據來看,中國太平固收類資產配置比例居前,達到84.5%,較去年末提升1.7個百分點,配置比例較位居第二位的新華保險大幅超出10個百分點。而中國太保、中國平安、中國人壽、陽光保險、中國人保配置比例則位于54.5%至68.6%區間。
國泰海通證券研報指出,在長端利率下行及信用利差收窄的背景下,多數上市險企上半年通過抬升風險偏好,增配權益資產獲取超額收益,中國太平卻“反其道而行之”。根據半年報,中國太平上半年權益類投資占比為13.6%。其中,股本證券占總額比例為8.3%,與去年同期持平;投資基金為4.3%,較去年同期下降0.4個百分點;其他權益投資為1.0%,較去年同期提升0.1個百分點。定期存款提高0.1個百分點。
行業數據顯示,除新華保險、中國太平外,上半年其他上市險企“股票+基金”的占比均有所提高。同時由于新華保險“股票+基金”的權益資產占比本就處于行業較高水平,達18.2%,因此中國太平成為在列的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家配置比例較低且繼續“縮水”的公司。
此外,除中國太平外,其他公司OCI(其他綜合收益)股票占比也有所上升。其中,中國平安、陽光保險占比提升最多,均提升2.2個百分點,且占比最高,在投資資產中的占比分別為6.8%、10.7%。
上半年,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陽光保險、中國人保、新華保險和中國太平等上市險企OCI股票規模較去年末均有所增加,但中國太平規模增速最小,僅為2.4%,其余上述險企增速均超20%,中國人壽增速更是達到133.2%。此外,中國太平也成為唯一一家OCI股票占比較2024年末下降的上市險企,為34.9%,相較上年末下降1.7個百分點。
“太平總投資收益率短暫承壓,股票和債券的交易均短期錯過市場行情。”廣發證券研報指出。
行業凈投資收益依然承壓
從目前各險企資產配置情況來看,大部分上市險企選擇增配以紅利股為代表的權益資產,作為增厚收益的重要手段。
興業證券研報統計顯示,險資入市正駛入快車道,二季度保險進一步增持配置股票2000億元。保險資金運用余額持有股票比例環比一季度提升0.4個百分點至8.8%,已連續五個季度大幅增配股票。與此同時,險資二季度整體增配紅利資產,直投重倉的配置思路仍以高股息為底色,同時面對銀行、公用事業等傳統紅利資產的持續上漲,配置上逐步擴圈至通信、食飲、汽車、傳媒、有色、建筑裝飾等廣義紅利資產。今年二季度,險資增持前二十大公司中,高股息屬性明顯,增持前20個股平均股息率達3.80%,增配前50個股平均股息率達3.15%。
“在利率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市保險公司2025年上半年加快配置高息股,以彌補現金收益缺口。”興業證券研報解釋稱,險資通過配置紅利股不僅可以提供穩定的現金收益率,還可以降低利潤波動。
但市場變化對險企資產配置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有機構指出,一方面,長期看,險企股息貢獻仍然不足,增配紅利股仍然是險資長期配置目標;另一方面,以銀行為代表的紅利板塊估值快速抬升,股息率下降,險企是否止盈以及如何避免跌價風險等問題逐漸凸顯。“險資紅利策略可能已經告別‘買買買’的‘1.0階段’,進入更復雜的‘2.0階段’,需要在‘獲得穩定股息’和‘避免資本虧損’之間做出平衡,在提升紅利持倉的長期目標下避免高位接盤,最終目標是盡可能維持現金投資收益以覆蓋剛性負債成本,并盡量避免資本虧損。”華泰證券在研報中表示。
整體來看,當前險企凈投資收益率仍逐漸逼近剛性負債成本、面臨壓力。據華泰證券研報測算,7家上市保險公司上半年加權平均凈投資收益率已下降至3.0%,接近3%左右的剛性負債成本,險企利差損壓力仍然較大。此外,由于今年上半年股市震蕩、債市利率波動,上市公司平均總投資收益率和綜合投資收益率同比轉弱。“股票、基金等投資雖然可以在部分年份創造不錯的投資收益,但是長期看并不穩定。在凈投資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剛性負債成本當前只是勉強被覆蓋,險資面臨的投資收益壓力依然較大。”
如何適當配置資產,仍然是上市險企當前面臨的“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