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本是大宗商品市場期待的消費旺季,然而,今年聚烯烴下游卻“冷暖不一”,市場信心受到考驗。
聚烯烴下游表現明顯分化。嘉悅物產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業務總監錢程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家電等行業受補貼政策退坡影響,需求增長乏力;管材行業則長期處于低位運行,復蘇動力不足。不過,并非所有下游環節都“一片冷清”。據錢程介紹,包裝膜行業有所回暖,訂單量穩步增長,開工率也隨之提升;農業膜行業雖然啟動時間與往年相比偏晚,但依然扛起了旺季“主力軍”的大旗,在下游市場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雖然市場期待‘金九銀十’引領需求復蘇,但聚烯烴供應持續增長,中期來看供應壓力依然較大。”廣發期貨能化首席分析師張曉珍表示,即便當下處于需求旺季,從業者依然擔心供應過剩會進一步沖擊市場,影響產品價格和企業利潤水平。
“今年聚烯烴新項目大量投產,實際上大幅提升了供應鏈的穩定性。新項目整體靠近主銷區,投產后供應充足,聚烯烴物流時長整體大幅縮短,下游采購摩擦成本下降,也導致企業的備貨和囤貨意愿降低,供需錯配情況減少,聚烯烴價格波動幅度也進一步下降。”錢程稱,除產能擴張外,還有多重因素影響聚烯烴市場走向。從需求端來看,上半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刺激了行業需求,PE表需上半年增長超過10%,PP表需增長也在6%以上。然而,這部分超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下半年的需求,同時價格持續下跌讓下游企業備貨信心下降,需求“蓄水池”的容量大幅下降。
聚烯烴下游同樣處于產能投放周期。“PP下游去產能未見成效,PE下游仍在積極投產,高產能使大量工廠無法連續開工,企業對價格更加敏感,低價對需求的刺激作用更大。”錢程稱。
在謹慎的市場氛圍下,聚烯烴下游需求在“金九銀十”旺季是否還有增長機會?
“聚烯烴裝置9月檢修率較高,且受上半年市場行情影響,中下游企業在旺季前庫存偏低、備貨不多,這為需求短期反彈提供了空間。”錢程表示,但是,“旺季不旺”已逐漸成為近年來聚烯烴行業的常態,旺季的“熱度”可能會打折扣。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目前,聚烯烴下游企業多以維持加工利潤為主,成品價格隨原料價格波動的情況較為普遍,難以獲得超額利潤。“原料價格波動幅度在300~500元/噸時,需求變化不大,但如果價格大幅上行,將對需求產生較明顯的抑制作用。”錢程說。
“與往年相比,今年聚烯烴旺季呈現出兩大新特點。”錢程表示,以往像農業膜這類季節性明顯的行業,一般在8月開始備貨,但今年下游企業招工難度越來越大,需要儲備充足的訂單才會開始招工;同時,充足的供應和便捷的物流讓企業不愿意提前備貨。這些因素都導致旺季啟動時間推遲。
此外,隨著下游新項目持續投產,工廠布局逐漸擴散至更靠近終端需求的地區。近幾年,聚烯烴下游產能從集中在山東、浙江、江蘇等地,逐步向西北、華中地區擴散,這也導致旺季需求分散,難以出現以往集中爆發的景象。
張曉珍認為,整體來看,今年聚烯烴“金九銀十”的市場表現復雜多變,下游需求表現分化、產能壓力增加、需求模式轉變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織。從業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