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全國企業年金基金業務數據。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企業年金積累基金為3.84萬億元,投資資產凈值3.81萬億元,近三年(2022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累計收益率為6.27%。
近三年累計收益率6.27%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共17.24萬家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參加職工3304.53萬人。
企業年金基金截至二季度末的近三年(2022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6.27%,要低于一季度時近三年(2022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收益率7.46%。
從企業年金基金組合構成看,5987個組合中,含權益類組合占大多數。而從2022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的近三年看,含權益類組合表現不及固收類組合。固收類組合規模5403億元,近三年累計收益率10.20%;含權益類組合規模3.27萬億元,近三年收益率為5.76%。
權益組合表現與同期資本市場行情相關。據Wind數據,主要股指在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的近三年表現,要弱于截至一季度時的近三年表現。
例如,2022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上證指數累計上漲2.57%,滬深300指數累計下跌7.94%;而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上證指數累計上漲1.35%,滬深300指數累計下跌12.24%。
投管人表現差異大
企業年金管理人士介紹,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發揮關鍵作用。
從受托管理規模看,12家受托人中,國壽養老、平安養老受托管理規模“斷層領先”,分別受托管理8820多億元、5590多億元;其后,工商銀行受托規模3400多億元,泰康養老、太平養老受托管理規模在2000多億元,受托規模也較大。
22家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中,管理規模居前的是泰康資產(6484億元)、國壽養老(4957億元)、平安養老(3555億元)、工銀瑞信基金(3325億元)、易方達基金(3187億元)、南方基金(2612億元)。
近三年投資業績方面,投管人的固收類組合收益率相對接近。單一計劃的固收類組合業績居前的包括華泰資產、長江養老、海富通基金、銀華基金、國泰基金,近三年收益率均高于12%。
單一計劃含權益類組合方面,近三年收益率表現最好的是國泰基金11.05%、工銀瑞信基金10.67%,其后為泰康資產的7.52%,此外,新華養老、平安養老、長江養老、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都在6%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個別投管人的固收組合或含權益類組合的整體近三年收益率為負。
正完善長周期考核機制的指導意見
作為養老資金,企業年金基金的“長錢”特性突出。圍繞這類資金,這兩年的關注點之一是引導長期投資和推進長周期考核。
今年7月,人社部相關人士在基金業協會活動上表示,養老基金是群眾的養命錢,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基金投資長期穩健收益。年金投資管理方面,人社部正在牽頭出臺完善長周期考核機制的指導意見,構建“長錢長投”政策體系,切實促進年金基金長期投資。
多位企業年金管理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在長周期考核趨勢下,今年二季度以來,在受托人的投資政策指引下,投管人已對年金基金的權益投資倉位中樞有所提升,有望享受資本市場上行過程的收益,實現養老金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
業內人士認為,從長期看,拉長考核周期、引導長期投資,發揮長錢“逆周期”投資優勢,將可能實現更高收益,這與年金委托人利益是一致的。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委托人要適當提高對短期波動的容忍度,同時,投管人也要注重風險把控,發揮出投資的專業價值。
校對:冉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