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港股市場IPO熱度仍將持續 中國資產已變成“不能不投資”
      來源:證券時報 2025-09-08 A002版作者:吳瞬2025-09-08 06:54

      證券時報記者 吳瞬

      自去年9月以來,港股市場持續復蘇,首次公開募股(IPO)規模在今年上半年重回全球第一,單日市場交易額翻倍,港股市場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這一背景下,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近日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港股市場的IPO熱度仍將持續。同時,面對當前復雜的全球局勢,越來越多的外資正在通過香港投資中國資產以實現多元化配置,中國資產正在從數年前外資口中所謂的“不能投資”變成“不能不投資”。

      從政策驅動到基本面驅動

      “從去年以來,我前往海外時,當地的美資、歐資投行經常會安排午餐會,他們非常樂意聽我介紹與一線企業的溝通情況和發展狀況,經常一個午餐他們會一直不停問我兩三個小時,我飯都吃不上一口。”陳翊庭表示,目前外資對中國資產的興趣大增。

      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場極為火爆,不少新股都創造了數千倍的超額認購,一大批明星公司如寧德時代、蜜雪集團紛紛登陸港股市場,更有一大批首日漲幅驚人的18A公司接連上市。

      因此,市場也極為期待港股IPO市場取得更大成就,不過也有聲音擔憂IPO熱度能否一直持續。

      對此,陳翊庭表示:“目前有200多家企業正在排隊上市,其中一半是科技公司,還有一大批18A、18C的企業以及一些成熟的新經濟企業,發行節奏較為合理。我從來不擔心供應端的問題,因為擬上市企業儲備源源不斷,因此我更關注的是需求端,即投資者是否愿意投資。”

      在這一方面,陳翊庭坦言,她觀察到了相當多的積極信號。“從今年年初開始,我關注到一些大型企業上市時,外資認購占據很大比例,尤其是一些高科技領域的企業,可能有七八成是外國投資者,來自歐美、中東和東南亞等地區的資金基本上都有,并且長線基金參與度也很高。”

      在陳翊庭看來,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目前,全球局勢動蕩,全球投資者或多或少會對一些基金重新配置,尤其是過去幾年很多基金都投資在美國資產,現在他們可能覺得需要分散投資。而在重新配置的過程當中,他們往往面臨一個挑戰——他們的資金池很大,哪怕只是撥出來一點點,要找到合適的大體量市場其實并不容易。”

      在陳翊庭看來,如果說去年9月的大漲行情是政策驅動型,而自今年年初以來的行情則完全是由中國資產的基本面所驅動。“尤其是從年初DeepSeek出來以后,世界各地投資者都開始重新去研究中國股票和內地企業,早幾年說什么‘中國是不能投資的’,到現在變成‘不能不投資’了。他們的內部分析團隊對中國內地企業以及供應鏈進行仔細研究后發現,其中的優質企業源源不絕。”

      陳翊庭還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她近期跟一家長線資金的負責人溝通時,對方表示“港股很爭氣,給了我們很多機會”。她直言,因為長線資金的目標往往是看5年至10年的周期,而在當前的動蕩環境下,在中國之外很難找到體量這么大、政策穩定而科技又快速發展的市場。在全球投資者都在尋找多元化配置時,港股、中概股以及內地市場的中國資產都是非常好的標的。

      持續改革 不斷擴充包容性

      港股市場今年以來新股發行規模大幅增長,截至8月底的總融資額達1375億港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近6倍,遠超全球新股融資額的同比增幅。其中A+H上市模式表現突出,占上半年總融資額的七成。

      針對這一現象,陳翊庭介紹,多年來,其實內地與香港上市企業到另一個市場再次上市的案例并不少,此前不少公司都是“先H后A”的模式。

      但最近幾年為什么又流行“先A后H”?

      在陳翊庭看來,這跟企業的擴展和布局有關。“因為這幾年企業都強調出海,也就誕生了對海外融資平臺的需求。比如今年某大型企業赴港上市時就披露,他們融資是用來在海外建設工廠,因此赴港上市就很順理成章了。”

      “幾個交易所中,我們跟上海、深圳、北京完全就是共同服務好整個實體經濟。我們跟內地市場完全能合作以及互補錯位發展,合作遠多于競爭,因為內地優質的企業源源不斷。”陳翊庭透露,港交所曾做過一個測算,“先A后H”的企業在港上市之后,今年其A股流動性平均增長達15%,因此這也是一個良性互動。

      而在互補和錯位發展中,港交所有著獨特優勢。陳翊庭表示:“比如我們今年除了內地企業紛紛上市,還有其他地區如東南亞的企業;近期還有一家哈薩克斯坦的鎢礦企業在港上市,而且這家企業當天也同步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斯塔納交易所上市。在整個亞洲,港股的交易量、融資額等都是領先的,所以一些較小的交易所也愿意推出以港股為基礎資產的衍生產品,這既能活躍當地交易所的交易,也有利于提升港股市場的流動性。”

      同時,在陳翊庭看來,港股市場的包容性非常強。“無論你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能來上市,因為我們是一個開放型的市場,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都能進來,他們的偏好也很不一樣,有的喜歡大公司,有的則是要‘尋寶’,尋找潛力股。就像騰訊剛剛在香港上市時,也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現在則成長為巨無霸。”

      陳翊庭表示,港交所未來還將持續優化制度體系,確保上市機制與時俱進,更好地滿足企業和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

      補齊短板

      進一步深化互聯互通

      雖然港股市場今年表現搶眼,不過,從全球范圍來看也并非沒有短板。

      “現在投資在美國的基金,其實是放在很多不同產品品種上的,除了股票還有債券、大宗商品、衍生產品等。而香港市場的傳統強項是在股票市場,衍生產品也做得不錯,但一些短板如債市就沒法與之相比,大宗商品方面,雖然港交所集團旗下擁有倫敦金屬交易所,但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陳翊庭說。

      而在未來更多資金需要多元化配置時,港交所需要補齊在其他產品領域的短板。陳翊庭表示:“如果人家的貨架上面有十個產品,我們只有三四個產品,人家在尋找替代品時,我們就沒辦法去全方位參與競爭。對外國投資者而言,產品種類、流動性以及風險管理的工具更多,自然會更好。所以,我們現在的思路是,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股票業務上,而要更加多元化。因此,今年會在一些比如固定收益、大宗商品等方面投入更多資源。”

      同時,在與內地市場的互聯互通上,陳翊庭透露,滬深港通納入REITs(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已經準備得相當成熟。而這正是去年5月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中的第二項,即擬總體參照兩地股票和ETF互聯互通制度安排,將內地和香港合資格的REITs納入滬深港通標的,進一步豐富滬深港通交易品種。

      “我們還沒有開始互聯的產品包括大宗商品、衍生產品等,最終目標就是投資者想買任何一類型產品都能實現互聯互通。外資不是僅對一兩個類別的產品有興趣,如果互聯互通做得更全面,香港與內地市場都能從中受惠。”陳翊庭說。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老司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久久一本岛在免费线观看2020| 国产三级观看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99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福利|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免费了|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www.久久热.com|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