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數公募基金展現出較強的業績韌性。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逾九成公募基金實現年內凈值增長,其中有39只產品凈值增長率超過100%;從產品類別來看,偏股混合型基金表現突出,大幅跑贏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風險偏好提升,資金流向成長型板塊,帶動主動管理型基金(含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等)通過行業輪動和個股選擇創造出超額收益,部分基金公司憑借穩定的投研團隊和風控體系,優化了策略匹配度,產品靈活調倉優勢在行業景氣度變化中得以凸顯。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公募基金年內業績榜單中,排名暫居前五的產品均為偏股混合型基金。同時,在上述39只產品中,僅有2只為QDII基金,其余37只為主動管理型產品,即5只靈活配置型基金和3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此外,有1445只產品年內凈值增長率在50%至100%,其中偏股混合型產品有650只。綜合來看,在年內業績靠前的產品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占比較高,且大幅跑贏其他類產品。
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公募產品運營曾方芳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主動管理型基金整體業績亮眼,涌現出多只“翻倍基”,但同時收益也出現分化,例如,在科技、醫藥等結構性行情中,部分基金經理通過精準布局光模塊、港股創新藥等細分賽道,獲取超額收益,相關主題基金表現突出;而重倉白酒等傳統行業的基金業績表現偏弱。相比之下,ETF產品業績相對均衡,但平均收益低于主動管理型產品,這或與產品跟蹤的指數或行業高度相關。
從年內業績排名居前的產品主題來看,科技主題基金業績表現領先,此類基金普遍聚焦科技創新領域,且成立時間不長。
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以來,政策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持續支持,疊加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科技主題基金業績全面爆發。
此外,也有部分QDII基金展現出較強的業績。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年內業績榜單前十名的產品中,有2只為QDII基金,分別排名第六、第七;另有19只QDII基金年內凈值增長率在80%至100%之間。
分析人士表示,年內QDII基金在全球醫藥和創新藥領域表現突出,把握了生物科技等成長賽道機會;同時通過跨境配置分散風險,其中港股市場的醫藥資產為基金業績提供了明顯支撐。
曾方芳表示,后市QDII基金表現仍取決于海外市場走勢,建議密切關注全球宏觀經濟數據等基本面,并保持長期視角進行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