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設備正進入作為消費品普及的關鍵時刻。
兩大萬億元巨頭股價有新突破
11月19日,A股共有超4100股飄綠。多只熱門股遭遇跌停,如禾信儀器、大有能源、勝利股份、三木集團、海馬汽車等。船舶、石油、保險、有色、日用化工、銀行等傳統板塊成為上漲主力軍。

石油行業兩大龍頭表現不俗,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分別上漲4.05%、4.31%。中國石油最新收盤價創近10年來新高,A股市值升至1.66萬億元,排在A股第五位。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11月19日,A股市值超1萬億元的股票共有7只,包括農業銀行、工商銀行、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中國石油、中國銀行、工業富聯。中國銀行今日上漲3.81%,最新股價創歷史新高,A股市值升至1.43萬億元。

新型3D打印工藝造出微型德爾塔機器人
據科技日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3D打印工藝,成功制造出名為microDeltas的微型德爾塔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有望在微操作、微組裝、微創手術以及可穿戴觸覺設備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科學·機器人》雜志。
德爾塔機器人,又稱平行機器人或平行四邊形機器人,是一種高速輕載的并聯機器人。它由三條平行支撐桿構成機械臂,采用平行四邊形結構,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藥品分揀、電子裝配和新能源車壓鑄加工等領域。
此次,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雙光子聚合的3D打印工藝。這是一種先進的納米制造技術,通過聚焦激光精準固化感光材料,再沉積一層薄金屬,即可制造出具備電氣功能的復雜3D結構與致動器,無需手工折疊或組裝。
團隊表示,借助3D設計與打印技術,他們僅用很短時間就完成了八次機器人設計迭代,而傳統方法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
3D打印需求持續釋放
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逐層堆積材料構建三維實體的技術,其產業鏈包括上游耗材、中游設備和下游服務三個環節。
近年來,全球消費級3D打印需求快速釋放。根據CONTEXT的報告,海外今年一季度入門級3D打印機銷量持續高速增長,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22%,當季度全球出貨量首次突破100萬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3D打印設備產品產量同比增長40.5%,增速高于工業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從未來前景來看,Precedence Research數據顯示,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246.1億美元,2024—2034年復合增速有望達到18.5%。
無人機龍頭大疆公司進軍3D打印的消息,同樣引起市場關注。大疆公司近日回應媒體稱,投資3D打印公司信息屬實。本次投資是基于其對消費級3D打印技術發展潛力、行業增長潛力的看好,符合大疆對創新科技一貫的理念和前瞻性布局。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3D打印設備正進入作為消費品普及的關鍵時刻。在供給端,3D打印已在工業場景完成技術積淀,AI建模把設計門檻降至“一鍵級”,消費級放量的基礎設施就緒;需求側,短期催化因素為2024年IP經濟與潮玩熱潮疊加,正版手辦預售期長、缺貨情況普遍,3D打印正成為熱門IP正版手辦供不應求時的個性化補位方案,二次元及谷子經濟受眾構成裂變式種子用戶。
14只概念股成交活躍度提升
今年以來,3D概念股整體走勢強勁。截至11月19日,概念股年內平均上漲43.11%,跑贏同期上證指數。5只概念股漲幅超70%,分別為中洲特材、華曙高科、鉑力特、鴻日達、奧比中光-UW。
從成交情況來看,11月以來日均成交額環比增長的3D概念股有14只。通達創智環比增幅最高,該股11月以來日均成交0.96億元,環比漲幅為224.46%。公司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取得“一種3D打印高效冷卻異形水路的模具結構”“一種薄壁水杯嫁接式3D打印模仁的模具”“一種3D螺旋水路即熱式加熱系統”等多項專利技術。目前,在多個場景有應用到3D打印相關技術。
銀邦股份11月以來日均成交額為2.56億元,環比增幅為85.7%。公司目前持有飛而康17.27%的股份,飛而康是C919金屬3D打印零部件的合格供應商。
精工科技11月以來日均成交7.24億元,環比增幅為79.68%。公司高度關注機器人領域的未來發展,已在機器人復材3D打印設備等領域進行產品研發。
成交活躍度提升較明顯的還有中航重機、家聯科技、亞太科技、立中集團、愛司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