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開發商要退市了。
11月17日盤后,大悅城地產(00207.HK)披露公告,稱公司私有化退市的議案已經獲批。

回溯來看,早在今年7月末,大悅城地產就提出建議,將以0.62港元/股的注銷價現金向部分股東回購公司股份,合共涉及約47.29億股股份。以此計算,公司須支付的現金最高約29.32億港元,并擬透過內部資源及貸款融資等方式提供資金。
而由于控股股東擁有的股份不在上述計劃內,因此不會被注銷。交易完成后,大悅城控股(000031.SZ)及得茂將分別持有大悅城地產約96.13%及3.87%的股份。
而后,大悅城地產將向聯交所提交上市地位撤銷申請,完成從港股市場的退市流程。
對于退市的原因,大悅城地產表示,由于公司受A股上市公司股東控制,現行架構導致公司治理復雜化并影響決策效率,此次私有化退市旨在精簡公司的治理架構、企業結構及股權關系,進而提升管理效能,“屆時,業務策略、重大投資及資本運作將無需再遵循上市規則,在股東大會取得董事會及/或股東批準,此舉可縮短決策周期、提升運營效率并降低相關成本”。
其還提到,作為上市平臺,大悅城地產的股權融資能力及優勢有限。
過去數年間,大悅城地產股價持續低于每股資產凈值,整體流動性處于低位。

截至最后交易日,公司股份于過去1年、2年、3年、4年及5年期間的平均每日成交量分別僅占最后交易日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0.080%、0.056%、0.046%、0.044%及0.045%,以及分別僅占最后交易日公眾持股量的約0.24%、0.167%、0.139%、0.131%及0.136%,這限制了大悅城地產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的能力。
“鑒于市場環境充滿挑戰且復雜,公司的上市地位難以提供充足的境外融資支持,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太可能出現重大改善”。
大悅城地產主要在中國從事綜合體及商業物業的開發、運營、銷售、租賃及管理業務。今年上半年,其物業開發業務貢獻營收54.81億元,同比下降8.3%;來自投資物業租金及相關服務的營收總額約20.38億元,同比下降2.5%;酒店經營業務則實現收入約4.66億元,管理輸出項目收入總額為1.07億元。
整體來看,報告期內受物業開發業務結算面積下降、物業開發收入同比下降等因素影響,大悅城地產實現營收約81.24億元,同比下降5.8%,對應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26.6%至1.05億元。
現金流方面,截至6月末,大悅城地產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8.44億元,同比下滑近53%,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67.7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5.24%。
同期,大悅城地產的有息借款總額約420億元,同比下滑4.9%。其中,有131.29億元是按固定利率計息,其余為浮息借貸,截至6月末固定利率借貸占總有息借貸的比例約為31%。
今年10月,大悅城地產披露了一則借貸公告,其作為借款人與一組金融機構就總金額為1.5億美元或等值港元的定期貸款授信訂立授信協議,初步協定授信有效期為12個月,后續可視情況延長至36個月。
不過,這組協議也設定了關于最大股東在大悅城地產私有化前后持股比例的要求,否則將構成違約事件,可能觸發貸款人取消全部或任何部分承諾,且授信不再可供進一步動用。
記者 吳典
文字編輯 孫婉秋
版面編輯 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