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悅 制圖
公募基金三季報日前披露完畢。統計數據顯示,在A股市場穩步上行、科技成長主導市場的背景下,公募資產規模持續增長、主動偏股型基金的股票倉位穩步上升。從行業變化來看,TMT板塊獲加倉明顯,大金融、大消費等板塊則遭減倉。個股方面,龍頭公司持股集中度在三季度有所回升。
A股倉位持續回升
今年三季度,A股市場呈現穩步上行趨勢,上證指數期間突破4000點大關,價值與成長風格均有較好表現:以黃金白銀為代表的貴金屬、以銅錫為代表的工業金屬價格在三季度延續了上行趨勢,帶動了有色資源類行業表現居前;成長方向,海外算力在三季度延續了業績驅動的估值擴張趨勢,國產算力也在產業趨勢帶動下持續上行。
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資產規模繼續擴張,權益資產占比上升,債券資產占比下降。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資產總值為38.14萬億元,相比上季度的36.70萬億元繼續上升。其中,股票資產規模從上季度的7.21萬億元升至8.99萬億元,股票占資產總值的比重較上季度上升4個百分點至23.6%;債券資產占比較上季度下降5個百分點至52.8%,連續三個季度下降;現金資產占比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ETF資產規模擴張趨勢延續。據中金公司統計,ETF資產總值由上季度的5.4萬億元升至6.6萬億元,其中股票資產占比由64.9%回升至67.9%。股票型ETF資產總值3.7萬億元,較上季度末繼續提升0.7萬億元,與主動偏股型基金差距進一步拉大。其中,寬基指數ETF資產總值2.5萬億元,較上季度提升0.3萬億元;主題指數ETF規模提升0.3萬億元至0.8萬億元,提升幅度也較多,半導體芯片等主題類產品規模擴張。
另一方面,伴隨著市場的回暖,主動偏股型基金的股票倉位也持續回升。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主動權益基金倉位均上漲。其中,普通股票基金倉位較二季度小幅上漲0.77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基金倉位上漲1.50個百分點;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倉位上漲2.32個百分點。
TMT板塊獲加倉明顯
從持倉行業特征來看,在三季度科技成長主導市場的背景下,TMT板塊獲加倉明顯;有海外需求釋放預期的電力設備和機械設備,以及有漲價預期的有色金屬,獲加倉也較多;大金融、大消費及順周期板塊倉位繼續下降。
據中金公司統計,與二季度末相比,受益于AI高景氣的TMT板塊獲加倉最多,電子和通信倉位分別上升6.7個和4個百分點,倉位創2006年以來新高;傳媒板塊在政策扶持和景氣回升下,加倉0.7個百分點。前期減倉較多的電力設備和機械設備,也因儲能等部分細分領域出清進展順利及海外產能釋放預期而分別獲加倉2.2個和0.3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受益于價格回升,三季度倉位上升1.4個百分點。
減倉行業方面,銀行和非銀金融分別減倉3個和0.4個百分點。內需偏弱仍延續,受此拖累,大消費板塊倉位也下降較多,食品飲料、家用電器、汽車、醫藥生物和農林牧漁分別減倉1.9個、1.7個、1.5個、1.3個和0.6個百分點。
三季度,受科技成長風格的影響,公募前十大重倉股相比二季度發生了較大變化。據Wind統計,以持倉總市值作為統計標準,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寧德時代、貴州茅臺、中際旭創、新易盛、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紫金礦業、寒武紀-U、中國平安以及東方財富。
天相投顧統計顯示,主動權益基金增持前三是中際旭創、新易盛和工業富聯,增持市值分別為401.74億元、369.30億元和341.20億元;減持前三是美的集團、招商銀行和順豐控股,減持市值分別為88.51億元、75.68億元和74.70億元。從三季度漲跌幅來看,公募增持前十的股票全部上漲,其中工業富聯、新易盛、中際旭創、寒武紀和深南電路的漲幅超過100%。
與此同時,龍頭公司持股集中度在三季度有所回升。據中金公司統計,三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前100公司重倉市值占比由52.2%回升至60.3%,重倉前50市值占比由40.1%升至47.7%。
四季度結構性行情或仍繼續
展望后市,多家機構表示,當前,個股積累漲幅已有明顯抬升,市場短期波動幅度可能會加大,但中長期維度來看,權益市場趨勢向上具備確定性。風格方面,四季度紅利價值風格或有所回歸。
招商基金經理晏磊表示,在沒有地緣政治事件擾動的情況下,中國資本市場將維持震蕩上行的趨勢,但是波動幅度會加大。“目前宏觀經濟在底部回升的過程中,部分企業盈利有所起色,港股市場流動性相比此前有較大改善,而且大量新經濟優質企業在港上市,提高了港股市場的配置吸引力。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短時間內,部分行業板塊中的個股累積漲幅已經超過了中期維度樂觀的盈利預期,一旦各種潛在利好不及時兌現的話,股價將可能面臨回調。”
博時基金經理曾鵬表示,2025年三季度,A股整體呈上行趨勢,以科創和創業板為代表的結構性機會突出。展望四季度,仍維持在經濟動能偏弱但流動性充裕的宏觀格局里面,結構性行情仍將持續。繼續看好技術創新驅動的人工智能應用、國產算力、人形機器人、互聯網、醫藥等產業方向。
匯豐晉信基金表示,從中長期維度來看,市場整體邏輯均未改變,權益市場韌性加強、趨勢向上依然具備確定性,但短期看,四季度相較三季度面臨的整體環境更為復雜,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尋找市場結構性機會更加重要。四季度紅利價值風格或有所回歸。
中金公司表示,8月底至10月中下旬A股市場延續震蕩態勢,結合近期外部不確定性有所下降,持續兩個月的調整期可能處于尾聲,近期A股市場重拾升勢,上證指數一度突破重要整數關口,顯現投資者風險偏好重新回升。中期來看,四中全會及“十五五”規劃建議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路徑,產業層面具備政策紅利及景氣支撐。中長期宏觀產業政策和資本市場建設有望繼續支持科技創新等新興成長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3至6個月)大盤成長風格有望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