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減持之后現大跌!
11月4日早盤,港股國泰君安國際一度大幅殺跌近17%,港股中資券商股板塊大跌超4%。A股券商板塊亦受到了拖累,大部分個股殺跌,板塊指數也已出現技術破位走勢。
國泰君安國際本輪最大漲幅近600%,可以說是熱度最高的中資券商股。在今日殺跌背后亦出現了一大信號:南向資金連續大筆減持。Wind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時間,減持股數超過7100萬股。
分析人士認為,從今日港股市場整體的結構來看,區塊鏈概念股整體殺跌可能是國泰君安國際殺跌的一個重要原因。昨晚到今天早上,虛擬幣市場全線崩跌,引發了市場對于相關概念股的擔憂。不過,從券商自身經營角度來看,當前業績并不存在問題。
國泰君安國際大跌
今年6、7月份那波行情當中,國泰君安國際可謂是風頭無兩。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該股漲了將近600%,但隨后開啟持續調整行情。今天,該股迎來暴跌,股價一度跌近17%。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市場熱度很高,但過去一個月,南向資金持續減持國泰君安國際,10月27日曾減持超2500萬股。最近一個月凈減持超過7100萬股。

受該股帶動,港股中資券商股表現普遍低迷,中資券商板塊指數跌幅一度超過4%。A股券商板塊表現亦明顯受壓,個股多數殺跌,板塊指數一度亦跌近1%。
另外,可能是因為虛擬貨幣市場全線殺跌的緣故,今日區塊鏈概念股中,除國泰君安國際之外,亦出現了全線大跌行情。金涌投資跌超10%,美圖公司、眾安在線、博雅互動紛紛下挫。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處于高位的市場也出現了顯著調整。今日,持續大漲的韓國股市亦出現了明顯殺跌,早盤,韓國綜合指數跌幅擴大至2%,現代重工跌近7%,SK海力士跌超5%。全球市場似乎來到了一個“殺高位資產”的時間段。
基本面支撐仍在
其實,目前券商股的基本面和業務趨勢依然向好。
從香港市場來看,10月21日,港交所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股權融資概況,香港市場共迎來66只新股,合計融資235億美元,融資規模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前三季度新股數量及融資額分別同比上升45%和192%。
從內地市場來看,根據Wind的統計,42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合計4195.60億元,同比增長17.02%;歸母凈利潤實現1690.49億元,同比增長62.38%。其中,經紀及兩融業務方面,受多項利好政策推動,市場成交實現高增,兩融維持高位;投行業務方面,市場再融資規模實現高增,IPO整體有所恢復;自營投資方面,市場主要指數實現增長,帶動收入增長。最后,資管業務方面,券商資管規模穩步增加,收入也實現穩步增加。
從估值水位來看,截至10月31日,萬得證券Ⅱ(申萬)板塊PB(LF)估值約為1.43倍,位于過去一/三/五年的71.54%/80.32%/53.90%分位。
中信建投認為,當前市場對券商股的關注點或過度聚焦于交易層面的短期壓力:受同比與環比高基數影響,四季度市場交投熱度或難以為代買業務貢獻超預期的盈利增量。但市場認知中仍存在明顯預期差,核心在于忽略了今年與去年底行業基本面的重要差異——證券行業的景氣修復已不再局限于經紀、自營等局部業務,而是在投行、資管等多個領域均實現不同程度的回暖。
排版:楊喻程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