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A股小幅震蕩整理,創業板指3200點得而復失,科創50圍繞1400點展開激烈爭奪,上證指數、深證成指等也微幅飄綠。下跌個股遠多于上漲個股,成交呈進一步萎縮趨勢。
盤面上,銀行、電網設備、林業、海峽西岸等板塊漲幅居前,貴金屬、電機制造、能源金屬、PEEK材料等板塊跌幅居前。
電網設備高度景氣
電網設備概念股早間走強,板塊指數盤初高開高走,一度放量漲近3%,創2015年6月以來10年新高。中能電氣(300062)開盤僅約5分鐘直線20%漲停,創3年多新高,三變科技3分鐘垂直漲停,神馬電力4分鐘漲停,摩恩電氣也僅11分鐘就強勢漲停。

AI數據中心建設和算力基礎設施升級正在重塑電力設備與電網產業鏈格局。2025年上半年,阿里巴巴AI+云資本開支同比增長172%,騰訊資本開支同比翻倍。數據中心與算力投資持續加速,直接推動電力設備、供配電系統和特高壓等環節的訂單增量。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2025年四季度用電量增速將高于三季度,全年全社會用電量有望達10.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左右。同時,新增發電裝機規模在年內將超過5億千瓦,再破紀錄。
電力需求的增長,推動電網建設的加速。國家電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家電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2700億元,創同期最高規模,同比增長11.7%。海關總署數據也顯示,2025年1月—8月,我國變壓器累計出口金額為297.11億元,同比大增51.42%。
高盛預計,未來10年,AI推動的全球數字基礎設施+能源體系的投資規模將高達5萬億美元,其中電網設備將是這場投資浪潮中最直接的受益者。
東北證券指出,全球電力設備市場需求空間廣闊,中國電力設備出海具有巨大的潛力,而變壓器和電表將是兩大制勝王牌。
銀行板塊創歷史新高
經過近3個月調整后,銀行股近期再度活躍,今日早間銀行板塊指數大漲逾2%,創歷史新高。板塊內所有個股飄紅,廈門銀行、興業銀行、上海銀行、招商銀行等漲幅居前。

Wind數據統計顯示,保險、QFII等機構資金在三季度大幅增持銀行股。三季度險資增持銀行股份數量最多,共計增持83.60億股,主要增持銀行為郵儲銀行、南京銀行、常熟銀行等。其中平安人壽三季度加倉南京銀行21.89億股。
截至三季末QFII持有A股市值前五的個股中有四家為銀行股,寧波銀行、南京銀行以349億元、232億元的持股市值,穩居QFII重倉股前兩位,上海銀行和西安銀行持股市值分別為38.19億元和31.31億元,排在持股市值榜第四、第五位。
花旗指出,所覆蓋中國的銀行于今年第三季度業績大致符合預期,展望2025年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銀行股將“跑贏大市”。
華泰證券也預計,2026年上市銀行息差有望企穩、中間業務收入持續修復,帶動業績筑底回升。但經過持續兩年的上漲,當前銀行籌碼波動性明顯放大,“躺贏”時代不再,選股重要性提升,建議聚焦兩大方向:1.基本面優質,有望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修復估值溢價;2.穩健高股息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