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價顯著回調,引發市場對黃金投資價值的重新審視。
10月30日,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黃金投資需求激增至537噸,同比增長47%,其中,中國投資者在金條與金幣領域的購買力尤為突出,單季度購買了74噸。
世界黃金協會認為,當前的市場環境顯示黃金仍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其研究顯示,市場尚未飽和,配置黃金的戰略價值依然穩固。目前,不少機構仍看好黃金的長期配置價值,不過,一些機構也強調,金價短期價格波動或較大,進入高位震蕩。
投資需求支撐黃金需求增長
10月30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5年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包含場外交易)達1313噸,需求總金額達1460億美元,創下單季度黃金需求的最高紀錄。
根據《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黃金需求的迅猛增長主要是由投資需求推動的。三季度黃金投資需求激增至537噸,同比增長47%,占全部三季度黃金凈需求的55%。“這一增長勢頭源于多重因素組合的強大作用:地緣政治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動蕩、美元的走弱態勢以及金價攀升引發投資者的‘錯失恐懼(FOMO)’心理。”世界黃金協會指出。
在諸多黃金投資類別中,黃金ETF是主要的驅動力。數據顯示,投資者連續第三個季度大舉增持實物黃金ETF,持倉再增222噸,全球流入金額達260億美元。前三個季度,全球黃金ETF總持倉共增加619噸(約合640億美元)。
不過,要是劃分地域來看,北美地區黃金ETF流入規模最高。就中國市場而言,黃金ETF則結束了連續三個季度的流入態勢,三季度流出38億元人民幣(約合5.4億美元)。世界黃金協會分析師指出,這主要是7、8月,中國股市行情表現較好,而彼時黃金處在盤整階段,吸引力有所降低。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從金條與金幣投資需求增幅來看,中國投資者是重要力量。數據顯示,三季度,全球金條與金幣需求同比增長17%,總量達316噸,幾乎所有國家與地區市場均在該項需求上實現增長,其中印度(92噸)與中國(74噸)兩個市場貢獻突出。
三季度中國投資者購買了74噸金條與金幣
2025年以來,雖然期間經歷多次回調,但黃金漲幅依然可觀,截至10月30日,滬金主力合約在年內的漲幅達45.96%。
中國投資者向來對黃金情有獨鐘,三季度黃金投資情況如何?世界黃金協會同日也公布了對中國黃金市場消費和投資的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市場零售黃金投資與消費需求(包括金飾、金條、金幣及黃金ETF)達152噸,較上年同比下降7%,季度環比下滑38%。但按金額計,三季度中國零售黃金投資與消費需求高達120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比激增29%,創下三季度歷史最高水平。
雖然從總體的量來看,中國市場對黃金的需求有所下滑,但這主要是受金飾需求和ETF流入減緩影響,投資者在黃金投資需求方面依然強勁。三季度金條與金幣銷量同比增長19%至74噸,加上前兩個季度,中國零售黃金投資需求達313噸,為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世界黃金協會:配置黃金的戰略價值依然穩固
10月21日以來,黃金市場經歷顯著回調,滬金主力合約與國際金價均出現明顯下行,金價未來走勢如何,一時間成為市場聚焦點。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研究負責人賈舒暢對記者分析稱,中美緊張關系在兩國元首見面的預期下緩和,以及其他各類風險逐步被市場消化,使得近期黃金價格出現回調。他進而提到,在金價高企且短期內快速上升的情況下,市場出現回調是正常現象。
“黃金市場前景依然樂觀,因為美元的持續走弱、普遍的降息預期以及滯脹風險的存在,均可能進一步支撐黃金投資需求。”世界黃金協會資深市場分析師LouiseStreet認為,今年以來,金價不斷刷新紀錄,而當前的市場環境顯示黃金仍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其研究顯示,市場尚未飽和,配置黃金的戰略價值依然穩固。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則在補充中特別強調,秉承長期投資理念的投資者,應從長期戰略資產配置的角度看待黃金投資。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近日券商策略觀點發現,關于黃金未來走勢,不少機構仍表示,看好長期表現,但短期內或維持震蕩態勢。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認為,短期黃金價格波動較大,預計暫時進入震蕩階段,但中長期看,央行持續購金、全球黃金ETF由黃金凈賣出方轉為凈買入方、美聯儲降息等因素將繼續推動黃金價格中樞上移。
申萬宏源策略團隊持有類似觀點,提到短期內金價將進入高位寬幅震蕩區間,并且波動率預計從高位開始回落,黃金不再成為一個性價比高的全球資產。但從長期看,仍舊看好黃金繼續創新高,量化模型顯示2026年金價中樞在4814美元/盎司。
責編:楊喻程
排版:汪云鵬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