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賽道突然大爆發。
今日,A股、港股創新藥概念股全線爆發,三生國健、舒泰神強勢錄得20%漲停。消息面,2025年國家醫保談判于10月30日在北京開啟。今年國談在延續醫保目錄常規調整機制的基礎上,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創新藥目錄”機制。
與此同時,10月份以來,國產創新藥“出海”進程明顯提速,多起重量級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務合作拓展)交易落地。業內人士表示,10月份國產創新藥BD的“井噴”是中國創新藥產業進入全球主流梯隊的集中兌現,中國創新藥行業正進入商業化放量期,并逐步從本土市場邁向全球市場。
大爆發
10月31日,A股創新藥概念股集體爆發,截至13:30,三生國健、舒泰神強勢斬獲20%漲停,澤璟制藥-U、益方生物-U、圣諾生物、榮昌生物等個股大漲超10%,南新制藥、廣生堂、博瑞醫藥、百利天恒、前沿生物-U等個股跟漲。

與此同時,港股創新藥板塊亦持續走強,截至13:30,映恩生物-B、三生制藥大漲超11%,信達生物、愛康醫療、復星醫藥、藥捷安康-B、科倫博泰生物-B等個股跟漲。
消息面上,10月30日,2025年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開啟。今年國談在延續醫保目錄常規調整機制的基礎上,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創新藥目錄”機制。
商保創新藥目錄主要納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暫時無法納入基本目錄,但創新程度高、臨床價值大、患者獲益顯著的創新藥,推薦商業健康保險、醫療互助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參考使用。此次談判將迎來多款市場關注的創新藥。
根據國家醫保局8月28日公告,2025年基本藥品目錄調整有535個藥品通用名通過形式審查。商保創新藥目錄有121個藥品通用名通過形式審查,其中同時申報基本醫保目錄和商保創新藥目錄的有79個。
商保創新藥目錄聚焦創新程度高但暫未納入基本醫保目錄的藥品,由商保專家組獨立評審,入選藥品推薦供商保參考使用,基本醫保不予支付。5年內獲批上市的新通用名藥品,或治療罕見病的獨家藥品可申報商保創新藥目錄。
光大證券表示,商保目錄中創新藥,可不計入基本醫保的自費率指標,以及集采可替代品種的監測范圍;符合條件的商保創新藥可不納入按病種付費范圍,經審核評議程序后支付。在我國創新藥“全球新”藥物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商保創新藥目錄的推行有望為創新藥開辟更廣闊市場空間。
中國銀河指出,醫藥板塊估值經歷較長時間調整,近期已呈現顯著結構性修復趨勢,但公募基金重倉持倉水平仍低于歷史均值,2025年在支持引導商保發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邊際改善,創新藥械有望獲益。
創新藥“出海”加速
與此同時,10月份以來,國產創新藥“出海”進程明顯提速。多起BD交易落地,包括信達生物與日本武田制藥達成總包最高114億美元的戰略合作,普瑞金與Kite達成最高15.2億美元交易,維立志博與Dianthus達成最高10億美元交易等。
業內人士表示,10月份國產創新藥BD的“井噴”是中國創新藥產業進入全球主流梯隊的集中兌現。根據醫藥魔方NextPharma數據庫,截至10月21日,中國創新藥今年對外許可共發生115起,金額總計達到1012.4億美元,遠超2024年全年的519億美元。
有分析認為,當前中國創新藥產業正以強勁勢頭融入全球醫藥創新體系。從十年前以仿制藥為主導,到如今在全球創新藥(BD)交易中占比顯著提升,從“跟跑”“并跑”到在部分領域“領跑”,中國創新藥憑借政策支持、臨床突破與資本助力,實現了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跨越。
華源證券指出,中國醫藥產業已基本完成了新舊增長動能轉換(創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尤其是創新藥顯著打開了中國醫藥企業增長新曲線。
國信證券指出,中國創新藥產業已經體現出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并在近年集中體現在BD交易的爆發式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大部分國產創新藥,對外授權通常只是全球開發的起點,合作伙伴在海外的開發進度,以及后續全球臨床數據的讀出可以進一步加強產品在全球市場商業化的確定性。配置上,看好創新藥長期邏輯,關注底部反轉標的。
另有分析指出,美聯儲降息周期通常有利于創新藥企業融資與估值擴張,回溯歷史,降息以來全球醫藥生物資產表現較好。
排版:王璐璐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