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文件顯示,Meta Platforms計劃通過發行總額最高達300億美元的優先票據籌集資金,以支持其人工智能與數據中心投資。該公司將發行六期債券,期限從5年至40年不等,由花旗集團和摩根士丹利牽頭承銷,最長期限債券的發行利差約較同期美國國債高出1.4個百分點。
根據機構匯編數據,Meta本次發債吸引約1250億美元投資者認購,創下公開公司債發行史上最高紀錄,超越2018年CVSHealth為并購安泰人壽而創下的1200億美元認購紀錄。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認購熱度凸顯出投資者對積極布局人工智能領域企業的高度信心。
這也是Meta自2022年首次進入債券市場以來的再度發行。彼時公司發行了100億美元債券。本次融資規模顯著擴大,反映出其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資本投入需求持續攀升。
AI支出激增,Meta財務壓力上升
Meta在最新財報中預計,由于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投資增加,明年的資本支出將“明顯上升”,并在2026年進一步增長。公司表示,2025年資本支出預期區間上調至700億至720億美元,高于此前的660億至720億美元;同時預計2026年的支出增速將“顯著高于”2025年。
財報顯示,Meta第三季度營收為512億美元,同比大增26%,創下歷史新高;但凈利潤僅為27億美元,受特朗普政府推出“大美麗法案”導致的一次性稅務支出影響,同比下降顯著。公司預計第四季度營收將在560億至590億美元之間,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財報會上表示,大規模AI投資是公司戰略重點,“在算力和基礎設施建設上提前布局,是贏得下一階段競爭的關鍵。”
科技巨頭競相發債,AI融資潮升溫
Meta此番巨額融資的背后,是科技巨頭普遍面臨的AI資本開支激增壓力。根據市場數據,今年大型科技公司在AI基礎設施上的累計投資預計將超過4000億美元,包括GPU采購與數據中心建設。
近期,甲骨文9月發行了180億美元公司債以擴充AI云算力;Meta則在今年早些時候通過私人信貸市場向Pimco與Apollo等機構融資約270億美元,用于路易斯安那州“Hyperion”超算中心建設。
分析人士表示,Meta此次發債背后的邏輯與微軟、谷歌相似——以負債融資方式支撐AI基礎設施擴張,延緩短期利潤承壓的影響。債券市場的火熱認購,亦反映出投資者對AI產業長期成長潛力的押注。
截至周四收盤,Meta股價下跌11.3%,為近三年來最大單日跌幅之一,市值蒸發近2000億美元。有機構人士認為,盡管短期財務壓力上升,但Meta在AI基礎設施競爭中的領先投入,或將為其未來數年的增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