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行為趨于一致時,變盤行情就要來臨了。這一次輪到了黃金和白銀,正當市場忙著撕報告,調高黃金和白銀的預期展望之際,兩種貴金屬相繼出現暴跌,近兩個交易日內黃金價格盤中接連跌穿4000美元/盎司和3900美元/盎司的強力支撐,白銀現貨近兩個交易日的跌幅也超過5.5%(截至北京時間17時30分,下同)。對于貴金屬的大跌,目前市場多數分析認為上漲形態還沒有被破壞,更多是急漲之后的“深蹲”。
黃金7天跌幅接近500美元/盎司
隨著黃金價格快速走高,震蕩也越來越頻繁,10月28日,現貨黃金一度跌穿3900美元/盎司的支撐,最低跌至3886.3美元/盎司,并且沒有止跌的跡象,近7個交易日,現貨黃金從最高4381.11美元/盎司跌至3886.3美元/盎司一線,下跌接近500美元/盎司。
與此同時,黃金相關ETF產品紛紛受挫,截至10月28日收盤,14只黃金ETF的跌幅均超過3.5%,其中黃金基金ETF(159812)跌幅最大,為3.66%。
黃金股的股價也出現明顯回撤,10月28日,豫光金鉛下跌5.55%,赤峰黃金下跌4.3%,紫金礦業、中金嶺南、中金黃金、招金黃金等個股的跌幅也都超過3%。
對于黃金下跌原因,FXStreet分析師Christian Borjon Valencia指出,因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解,風險偏好有所改善。10月27日,金價自10月中旬以來首次跌破4000美元/盎司,觸及3971美元/盎司的日低點。然而,市場對美聯儲的寬松周期預期可能會促使投資者購買黃金。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瞿瑞告訴記者,黃金大跌,一方面源于中美貿易關系有所緩和。另一方面,前菲律賓央行行長表示菲央行持有的黃金儲備量過多,考慮到避險需求減弱、金價下跌,應考慮出售部分黃金儲備。當前市場對央行減持黃金較為敏感,該消息一出導致金價明顯下跌。
中國國際期貨高級研究員湯林閩的觀點也較為類似,他表示,中美貿易關系出現緩和跡象,避險情緒迅速降溫。加上俄烏方面出現一些偏緩和的跡象,也促進了避險情緒的回落,共同對金價形成壓制。不過,由于美聯儲降息預期等中長期利好金價的因素仍在,黃金的下跌空間也相對有限。
黃金大跌的同時,“小兄弟”白銀也跟著出現跳水走勢,隔夜大跌3.36%之后,10月28日亞洲交易時段繼續走低,已經下跌2.2%。本月白銀現貨價格已經從54.453美元/盎司,跌至46美元/盎司附近,最大回撤達到16%。年內漲幅也從最高85%,回落至58%。
金銀大跌,資金也開始快速撤離,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的持倉從10月22日開始持續減倉,累計減持19.74噸,最新持倉為1038.92噸。全球最大的白銀ETF——SLV的減倉則更早,從10月21日開始,連續5個交易日都遭到拋售,累計減倉428.99噸,最新持倉量為15340.79噸。
金飾價格下跌近百元
國內飾金價格同步回調跌破1200元/克,品牌首飾每克直降近百元。周大福和六福珠寶10月21日的報價為1292元/克,到了10月28日,兩家公司的報價已經跌到了1198元/克。周生生10月21日報價為1289元/克,10月28日跌至1199元/克。
雖然黃金價格有所回調,但是由于前期累計漲幅巨大,黃金公司的業績依然十分亮眼。如紫金礦業,該公司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為2542.00億元,較去年同報告期營業總收入增加238.03億元,實現5年連續上漲,同比上漲10.33%。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為378.64億元,較去年同報告期歸母凈利潤增加135.06億元,實現2年連續上漲,同比較去年同期上漲55.45%。
招金黃金2025年第三季度營收為1.44億元,同比增長157.00%;凈利潤為3746.59萬元,同比增長206.58%。前三季度營收為3.4億元,同比增長119.51%;凈利潤為8216.05萬元,同比增長191.20%。
湖南黃金的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127.58億元,同比增長117.91%;凈利潤3.73億元,同比增長63.13%。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11.94億元,同比增長96.26%;凈利潤10.29億元,同比增長54.28%;基本每股收益0.66元。報告期內,凈利潤增長主要是公司產品黃金銷售價格同比上漲41.04%,產品精銻銷售價格同比上漲41.95%,產品鎢精礦銷售價格同比上漲29.83%所致。
雖然價格出現劇烈的調整,但是市場認為黃金的上漲形態并沒有被破壞,此次調整更多是“瘋漲”之后的“深蹲”。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的觀點表示,支撐金價的邏輯并沒有被破壞,近期黃金出現劇烈調整屬于暫時盤整,盤整后有望繼續震蕩上行,并不是見頂信號。國際金價明年或將上升至4500美元/盎司上方。
尚藝投資總經理王崢表示,短期視角下可能更傾向于呈現下跌中繼特征。但長期視角下,此次回調更像是上漲趨勢中的倒車接人機會。全球去美元化進程未改,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以優化儲備結構,形成堅實的底層支撐。同時,美國債務規模高企、經濟增長呈現空轉特征,制造業低迷與消費疲軟的結構性矛盾未解決,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均衡的問題依然存在,這些核心風險因素并未因短期市場情緒變化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