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大動作不斷!
最新消息傳來,OpenAI宣布推出其首款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網頁瀏覽器ChatGPT Atlas,直接向谷歌Chrome瀏覽器的統治地位發起挑戰。受該消息影響,周二盤中,谷歌一度跳水跌超4%。截至收盤,谷歌下跌2.37%,單日市值蒸發700多億美元。
在金融領域,OpenAI也曝出了新動作。有消息稱,OpenAI已聘請超過100名前投資銀行家,協助訓練人工智能構建金融模型,旨在替代金融業內由初級銀行家承擔的大量基礎性工作。
OpenAI發布AI瀏覽器
OpenAI周二發布了其首款人工智能驅動的網頁瀏覽器,該產品旨在與公司旗下包括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內的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協同。同時也使這家估值高達5000億美元的ChatGPT開發者,在新的戰場上與谷歌展開激烈競爭。
這款名為ChatGPT Atlas的瀏覽器旨在為用戶打造更具個性化的上網體驗,還可代用戶執行訂機票和編輯文檔等任務。每當用戶訪問網頁時,界面都會出現“Ask ChatGPT”的選項,點擊后即可在側欄與頁面內容互動。例如,用戶打開一篇影評后可讓ChatGPT進行總結,或在瀏覽食譜時請ChatGPT協助在線訂購食材。
“這是一款圍繞ChatGPT打造的完全由AI驅動的網絡瀏覽器。”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在當地時間周二的一場直播活動中表示。Altman強調,AI“代表著一次罕見的、十年一遇的重大技術機遇”,可以讓人們重新思考瀏覽器的使用方式。
OpenAI表示,ChatGPT Atlas起初將在全球范圍內登陸macOS系統,計劃在不久之后快速擴展至Windows、iOS以及Android系統。更加高級且更加復雜的AI智能體功能,目前僅向付費的ChatGPT Plus以及ChatGPT Pro用戶開放。
有外媒指出,當前,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依賴人工智能獲取答案。作為全球最具價值的初創企業,OpenAI將其廣受歡迎的AI聊天機器人打造為在線搜索入口,有望吸引更多網絡流量并獲取數字廣告收入。但若ChatGPT的信息摘要功能過于高效,可能導致用戶停止探索互聯網、不再點擊傳統網頁鏈接,從而進一步切斷在線出版商的流量命脈。
OpenAI宣稱ChatGPT已擁有超過8億用戶,但多數用戶使用免費版本。這家總部位于舊金山的公司雖提供付費訂閱服務,卻仍處于虧損狀態,一直在尋求盈利途徑。
競爭尤為激烈
面對全球擁有約30億用戶、且正持續集成Gemini技術AI功能的Chrome,OpenAI的瀏覽器將面臨艱巨挑戰。Chrome的巨大成功或可為進軍瀏覽器市場的OpenAI提供范本——2008年谷歌推出Chrome時,微軟IE瀏覽器正值鼎盛,幾乎無人相信新產品能構成威脅。但Chrome憑借更快網頁加載速度及其他優勢迅速贏得用戶,最終顛覆市場,致使微軟放棄IE并推出與Chrome運作相似的Edge瀏覽器。
另一家小型AI初創公司Perplexity今年早些時候也推出了Comet瀏覽器,同樣表示過收購Chrome的意向,甚至主動提出345億美元報價,但隨著法官否決分析方案無疾而終。
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預期,聊天機器人界面將取代傳統瀏覽器的網址欄,成為未來網絡使用的核心交互方式。“標簽頁是偉大創新,但此后瀏覽器領域再未見重大突破。”他在周二視頻發布會中表示。
ChatGPT Atlas瀏覽器的高級功能“智能體模式”可通過用戶瀏覽歷史與查詢意圖,代其操作電腦、自動點擊網頁并實時解釋執行過程。“這是在讓互聯網為你服務。”Sam Altman解釋道。
谷歌自去年起自動在搜索結果頂部提供AI生成答案,試圖直接回應用戶搜索請求。然而,依賴AI聊天機器人匯總網絡信息引發諸多擔憂,包括該技術可能自信滿滿地輸出虛假信息(即幻覺問題)。
StatCounter數據顯示,盡管競爭加劇,谷歌Chrome仍在9月保持全球瀏覽器市場71.9%的份額。不過分析師認為,OpenAI的新瀏覽器可能引發數字廣告收入的新一輪爭奪。D.A.Davidson分析師吉爾·盧里亞表示:“將聊天功能整合至瀏覽器是OpenAI涉足廣告業務的前奏——這恰是其目前未涉足的領域。一旦OpenAI開始銷售廣告,可能從谷歌手中奪取大量搜索廣告份額,后者目前在該品類中占比約九成。”
聘請100多名投行前員工
值得關注的是,OpenAI在金融領域也有新動作。
據彭博社報道,OpenAI已聘請超過100名前投資銀行家,協助訓練人工智能構建金融模型,旨在替代金融業內由初級銀行家承擔的大量基礎性工作。
上述媒體獲得的文件顯示,這個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前雇員的團隊,正參與該公司內部一個代號為“水星計劃”的秘密項目。知情人士透露,參與者每小時可獲得150美元報酬,負責撰寫提示詞并為包括重組和首次公開募股在內的各類交易構建金融模型。該公司還向這些合作者優先提供了正在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使用權,其目標是替代投資銀行業的入門級任務。
該項目凸顯了Sam Altman領導的OpenAI迫切希望使其強大的人工智能技術更廣泛應用于咨詢、金融、法律及科技等各行各業。盡管本月初估值已達5000億美元,這家全球最大初創企業尚未實現盈利。
OpenAI發言人表示,公司與各領域專家合作“以提升和評估模型在不同領域的表現。專家招募、管理和薪酬支付均由第三方供應商負責”。
報道指出,投資銀行分析師在進行交易時通常每周需在辦公桌前工作80小時以上,使用微軟Excel程序為并購和杠桿收購等交易構建詳細模型。他們經常要應對上級對PPT演示文稿無休止的修改要求,以及針對修改的再修改——這種文化催生了華爾街著名的“請修正”網絡梗。
目前,已有眾多初創公司試圖為銀行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AI工具。盡管分析師長期抱怨這種機械性勞動,但AI的興起正引發他們對職業安全的擔憂。
排版:劉珺宇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