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發行升溫,無論新發產品數量還是募集份額均有所提升,與此同時,認購期限大幅縮短。新基金發行盛宴既是市場情緒回暖的見證,也為權益市場持續走強提供了增量資金支撐,形成了“發行熱、資金進、市場強”的正向循環。
10月20日至24日,共有30只公募基金開啟首發,指數產品及主動權益產品占據絕對多數。僅10月20日當天,就有26只新基金同步發行,將近期的基金發行推向小高峰。
本周30只新基亮相
10月20日,26只基金集體首發,指數產品占據多數。其中,8只為ETF及ETF聯接基金:平安中證通用航空主題ETF、天弘國證港股通科技ETF、嘉實中證細分化工產業主題ETF、招商創業板人工智能ETF、匯添富創業板ETF、南方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南方恒生科技ETF(QDII)、鵬華國證機器人產業ETF發起式聯接基金。另外,還有2只自由現金流指數基金、1只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基金、3只寬基指數增強型基金亮相。
值得關注的是,主動權益基金發行同樣火熱,7只主動權益基金于10月20日首發:申萬菱信寧通六個月持有期混合、圓信永豐新材料混合型發起式、鵬揚港股通精選混合、富國智悅穩健90天持有期混合型FOF、匯添富價值驅動混合、易方達產業優選混合、嘉實成長共享混合。其中,匯添富價值驅動混合、易方達產業優選混合、嘉實成長共享混合均為新型浮動費率基金。此外,還有兩只公募量化基金亮相。
本周,還有兩只基金于10月22日首發,分別為國投瑞銀上證綜合指數增強型基金、銀華創業板綜合ETF聯接基金;兩只于10月23日首發,分別為中信保誠消費機遇混合型發起式、華泰柏瑞盈泰穩健3個月持有期混合FOF。
從募集期限來看,不少基金僅設置了一周的發行期。例如,10月20日開啟認購的平安中證通用航空主題ETF、南方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鵬華國證機器人產業ETF發起式聯接基金,均定于10月24日結束募集。還有多只產品定于10月31日結束募集。
發行迎來小高峰
新基金火熱發行,反映出權益市場向好、投資者情緒持續回暖。實際上,2024年9月以來的新基金發行數量已呈明顯上升趨勢。2024年9月,共66只新基金發行,其中股票型基金35只,混合型基金9只。2025年9月,新基金發行數量達到151只,其中股票型基金77只,混合型基金25只。與此同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整體也呈現出上升趨勢。
從總募集規模來看,9月結束募集的指數基金發行規模創下今年以來新高。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統計,2025年9月公募基金新發數量遠高于近三年平均水平,總募集規模為1521.03億元,環比增加26.99%,同比大增90.62%。其中,募集規模前三的類型分別為指數基金(1079.04億元),混合基金(228.87億元),債券基金(127.39億元)。此外,指數增強基金的發行成為亮點,近一年以來,指數增強基金發行規模持續增長,已從2024年10月的20.06億元上升至2025年9月的185.65億元。
提前結募現象屢見不鮮
此前在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時,新基金發行較為艱難,不僅頻繁延長募集期限,還會出現募集失敗的情況。2024年有10余只公募基金的募集結果未能滿足基金合同生效的備案條件,導致產品無法成立,多家知名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均有涉及。
近期,公募基金頻繁調整募集期,多只基金提前宣布結束募集,從中可以窺見基金發行的盛況。例如,于10月16日開啟首發的浦銀安盛盈豐多元配置3個月持有期混合型FOF,原定結束募集時間為10月24日。據其最新公告,截至10月20日,該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額總額和認購戶數均已達到基金合同生效的備案條件,為充分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根據招募說明書等文件的相關約定,基金公司決定提前結束募集,募集截止日提前至10月20日,10月21日起不再接受認購申請。
此外,于10月15日開始募集的港股通50ETF南方,原定募集截止日為10月24日,為了更好地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將募集截止日提前至10月17日。
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統計,自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新基金發行平均認購天數呈現明顯下降趨勢。9月,第二批14只科創債ETF以及9月募集規模最大的混合基金招商均衡優選,均在一天之內就完成了募集,還有44只基金在5天內完成了募集。整體來看,9月完成募集的公募基金平均認購天數為13.7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