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20日簽署了一項關于關鍵礦產和稀土的協議。
根據白宮發布的情況說明書,美國和澳大利亞政府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共同投資超過30億美元用于關鍵礦產項目,這些項目的可采資源價值估計為530億美元。
與此同時,美國進出口銀行發出七份意向書,融資金額超過22億美元,釋放高達50億美元的總投資,以推進兩國之間的關鍵礦產和供應鏈安全項目。
而美國戰爭部也將在西澳大利亞州投資建設一座年產100噸的先進鎵精煉廠,進一步提高關鍵礦物自主加工的能力。
阿爾巴尼斯表示,該協議將使澳大利亞與美國的關系“更上一層樓”。
白宮的情況說明書也將該框架描述為“實現關鍵礦產和能源主導地位”的計劃。而“關鍵礦產”一詞涵蓋了從鋰、鎵、鈷到稀土的一系列商品。
特朗普對記者表示:“大約一年后,我們的關鍵礦產和稀土將多到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它們。”
受到這一關鍵礦產協議的推動,澳大利亞礦業股21日上午飆升。基準ASX 200指數在交易的第一個小時內上漲0.5%,達到9077.5點,其中采礦業強勁上漲2%,領漲大盤。
據了解,美國—澳大利亞關鍵礦產框架下的初始項目價值將高達85億美元,其中包括對澳大利亞北領地諾蘭斯項目的潛在聯合投資。該項目生產用于夜視設備和導彈的釹;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的項目將涉及生產鈦和鋯石,用于航空航天、醫療和運輸;昆士蘭石墨礦,這是世界第三大石墨礦的所在地,其中一些項目可能會徹底改變石墨供應格局。
埃尼巴煉油廠已獲得政府17.5億美元的貸款,該煉油廠的進一步開發可生產全球四分之一的重稀土,為電動汽車、軍用飛機零件和其他工業產品的磁鐵提供材料。
澳大利亞和美國達成框架協議之際,特朗普政府正試圖建立不依賴中國的關鍵礦產和稀土供應鏈。
中國主導著全球稀土供應鏈,尤其是在精煉和加工領域。10月9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兩項關于加強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管制的公告。同日,中方還宣布了幾項公告,不僅將幾種新的稀土元素和數十件稀土加工設備列入出口管制清單,還涉及超硬材料、鋰電池和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等。
中國海關總署10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中國稀土磁鐵的出口量較8月份下降了6.1%,為5774噸,結束了此前連續三個月的增長勢頭。
雖然澳大利亞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也是除中國以外世界上少數幾個生產稀土的國家之一,但與美國一樣,澳大利亞也依賴中國對這些礦產進行加工處理,才能將其轉化為企業可用的產品。
法新社也提到,澳大利亞雖然在礦產開采方面實力強大,但與多數礦業國家一樣,在本土加工能力方面相對薄弱。據報道,每年有超過90%的澳鋰礦被運往中國大型精煉廠進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