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票可以“0元購”?10月20日起,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將優化升級“鐵路暢行”常旅客會員服務,新增多項免費乘車和積分福利,讓積分兌換火車票成為可能,相當于“免費”坐火車。此外,對14至28周歲的常旅客會員實施更大幅度的積分優惠,會員積分在兌換火車票的基礎上,新增座位升席功能,常旅客會員積分的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
這看似只是鐵路服務的小細節調整,實則是交通供給側對接消費需求的精準發力,為“鐵路+”消費賦能,為人員流動提速,更給沿線經濟發展注入活力,成為擴大內需的生動實踐。
此次鐵路服務升級精準激活了“鐵路+”消費潛力。過去,火車票只是空間位移的憑證;如今,積分體系讓出行與消費形成聯動閉環。普通會員1000元購票獲5000積分抵50元,14至28周歲青年會員可獲10000積分抵100元,積分升席功能更是讓服務體驗進階。這種設計既提升了旅客出行意愿,又推動了鐵路從“運輸載體”向“消費樞紐”轉型。旅客用積分兌換車票后,更有余力投入目的地消費,鐵路與文旅、餐飲等產業的聯動空間隨之拓寬,正契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中“交通與關聯產業融合發展”的要求。
人員流動效率的提升在此次升級中尤為凸顯。青年群體作為出行主力,獲得雙倍積分優惠,這一靶向施策直擊痛點。無論是大學生返校、職場新人通勤,還是年輕人文旅出行,都能通過積分積累降低出行成本。
沿線經濟發展在鐵路服務升級中獲得新動能。交通是區域經濟的血脈,鐵路積分政策通過吸引客流,讓沿線城市的資源優勢更快轉化為發展優勢。偏遠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可借由增長的客流走向全國,中小城市的文旅資源能通過便捷出行被更多人知曉,形成“客流帶動物流、物流激活產業”的良性循環。這與“高鐵游”撬動區域經濟的邏輯一脈相承,都是通過交通網絡的“鏈接力”,將過境客流轉化為“目的地”消費,讓鐵路線成為沿線經濟的“黃金走廊”。
從更大背景看,交通服務優化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當前,激活內需需打通“供給—消費”堵點,鐵路積分升級正是精準發力點。它通過降低出行成本釋放消費能力,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增強消費意愿,更通過產業聯動拓寬消費場景。這種小切口推動大變化的實踐,印證了交通基礎設施貿易成本下降效應的經濟學邏輯——人員流動成本降低,必然帶動商品與要素的高效流通,進而提升市場運行效率。
鐵路服務的每一處升級,都是對民生需求的回應,更是對發展大局的支撐。積分體系的完善讓出行更具性價比,青年優惠彰顯政策溫度,升席功能滿足品質需求。這些舉措疊加發力,不僅讓鐵路服務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更構建起“出行—消費—發展”的正向循環。隨著“鐵路暢行”服務的持續優化,其在擴大內需、暢通循環中的作用必將進一步凸顯,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