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康泰醫學登陸深交所創業板,開盤價53.78元/股,當日盤中一度飆升至308元/股,漲幅超29倍,成為A股罕見的“上市即神話”案例。市場熱情沸騰,投資者滿懷期待,憧憬這只醫療股能持續騰飛。
然而,高光僅存一日。此后五年,康泰醫學股價一路下行,從308元/股高點跌至最新的16.15元/股,高點以來跌幅超過94%,市值從峰值超1200億元縮水至最新的65億元左右,蒸發近1173億元。
業績連續四年下滑
股價崩盤的背后,是基本面的徹底惡化。康泰醫學上市第二年便“變臉”:2021年營收下滑35.15%,凈利潤下降42.56%;2022年繼續雙降;2023年營收僅微增4.89%,凈利繼續下降15.51%;2024年營收再度暴跌35.76%,凈利巨虧7790.26萬元。
公司在業績預告中解釋稱,公司產品受市場需求降低、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訂單減少,利潤空間收窄以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影響。
2025年半年報,公司迎來一絲轉機:營收2.18億元,同比增長2.72%;凈利潤1693.76萬元,同比大增107.39%。不過細細分析發現,公司第二季度營收不到1.06億元,同比環比均出現下降;凈利僅為50.18萬元,同比環比均大幅下降。
康泰醫學今年二季度的財務數據一定程度表明公司的經營并沒有實際性向好跡象。在此背景下公司近期經營方面又有利空消息。
近日,康泰醫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5年10月2日收到 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具的警告信,該警告信基于FDA在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6月12日期間對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的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的結果,針對公司出口至美國市場的醫療器械產品在生產、包裝、儲存或安裝等方面不符合美國聯邦法規21 CFR Part 820醫療器械質量體系規范(QSregulation)要求的事項,提出相關檢查意見和改進要求。康泰醫學表示,在該警告信關閉前,FDA正在采取措施拒絕公司產品進入美國,直至這些違規行為得到解決。
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對美國實現銷售收入1.14億元,占公司同期營業收入比重為23.84%;2025年上半年對美國實現銷售收入4189.03萬元,占公司同期營業收入比重為19.26%。因此,該事項未來可能會對公司在美國市場的正常經營活動產生一定影響。

股價連跌4年
業績持續惡化直接導致股價一蹶不振。康泰醫學自2020年8月登陸創業板后,股價持續走低,已連續四年下跌:2024年大跌近66%,2022年跌近19%,2023年大跌超36%,2024年再度大跌超31%。
以最新價相比歷史高點,康泰醫療跌幅超過94%。從市值角度來看,公司上市首日最高價達308元,市值峰值超1237億元,最新市值僅65億元左右,蒸發近1173億元。
在股價回調的過程中,公司幾乎沒有任何“市值管理”的動作,回購為0、股東增持為0,股息回報方面乏善可陳,2020年至2024年股息率分別為0.21%、0.74%、0.38%、
1.45%和1.79%。

股東減持138次,套現超16億元
事實上,在股價持續下跌過程中,公司股東與高管不僅沒有“護盤”動作,反而是高頻減持。數據顯示,自2021年以來,康泰醫學累計發生超過138次減持行為,涉及主要股東、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累計減持額超過16億元。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實控人、董事長胡坤在2025年5月至6月期間減持金額接近1.6億元,該期間幾乎是康泰醫學股價歷史最低價區域。
即便已經減持了這么多、且股價處于歷史低位,但股東減持熱情依然高漲。今年8月份康泰醫學發布公告稱,王桂麗計劃自2025年8月26日至2025年11月25日內減持不超過1200萬股,占總股本比例不超過2.99%;楊志山、高瑞斌、付春元、寇國治、許云龍、劉振紅、鄭敏計劃自2025年8月26日至2025年11月25日內減持不超過241.6萬股,占總股本比例不超過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