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金山、青浦之后,上海嘉定區于近期正式加入房票安置試點陣營,馬陸鎮彭趙村(北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成為該區首個落地項目,涉及268戶居民。這一舉措不僅為動遷居民提供了多元選擇,也為上海遠郊樓市注入新活力。
此前召開的彭趙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居住房屋協議置換動員會中提及,嘉定此次房票安置遵循“現房+房票”模式,動遷居民需先選購一套安置房,剩余安置面積按30590元/平方米的評估價計算基本額度,再疊加8%獎勵,綜合房票單價約3.3萬元。以嘉定此次動遷居民大多約200平方米核定面積,在選購首套安置房后,剩余約100平方米安置面積,可兌換約330萬元房票(基本額度+獎勵額度)。
嘉定區房票政策適用的商品房類型為存量商品房等,區域限制為本區范圍,目前不支持跨區使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日前從參與多區房票安置政策探索的城市測量師行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目前浦東區已經開始航頭鎮試點項目的政策制定,下一個正式啟動房票試點項目的區有可能是浦東或寶山。
嘉定搭建“房源超市”
在房票安置試點中,為保障選擇空間,嘉定區還搭建了“房源超市”。據了解,動遷居民嘉定“房源超市”由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建設、管理,參與房票安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入駐。目前,嘉定區納入房源超市的樓盤共14個。截至2025年7月,共有3139套商品住房可供選擇,備案單價區間在2.67萬元—5.85萬元。
據了解,未來嘉定區房管部門還將根據動遷群眾的訴求和開發商的意愿進行動態調整,不斷優化調整房源超市的樓盤范圍。
此次彭趙村動遷只有268戶,對嘉定樓市影響還比較小,但后續嘉定區將陸續啟動的江橋五四高潮村城中村、徐行老街城中村等項目,預計都將增加房票安置這一方式,這有利于嘉定區加速新房去化。
過往幾年,嘉定新房成交量一直居外環外各區之首,新房去庫存壓力在外環外各區中并非是最大的。分析人士認為,在金山、青浦之后,上海選擇嘉定作為房票安置的試點區域,對于增強房企拿地信心的信號意義非常明顯。
此外,據“上海嘉定”發文,今年1月,嘉定舉辦房地征收大會。會議透露,為確保嘉定區2025年市、區重大建設項目及擬出讓地塊的順利推進,經區委、區政府研究確定,全區征收考核項目地塊共計26個,共涉及9個街鎮地塊。其中,被征收農戶(居民)2150戶,單位企業215家。
如果這2150戶動遷戶投入到新房市場,或將釋放出不小的購房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除政府獎勵外,房企將額外推出九五折房價、千元購車位、20萬-60萬元家裝補貼等優惠,進一步降低購房成本。目前嘉定新房單價大多為3.5萬元-5.5萬元,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門檻大約為四五百萬元。可見,前述330萬元左右的票并不足以覆蓋大部分新房總價,如看上區內部分高端項目或者大戶型房源,購房者仍需補足部分資金。
上海房票試點進階
城市測量師行高級經濟師邵明浩分析認為,房票的核心作用,是在市場下行期,通過引導使用存量或在售新房來替代新建安置房,從而消化商品房庫存高的區域的新房。因此,房票主要針對城中村改造,而黃浦、徐匯、長寧等市中心區域基本不會使用“房票”。
邵明浩認為,市中心的舊城改造拆遷無需房票,因其本身極少新建安置房,即便有也多使用其他區域的房源,與房票的邏輯完全不同。
在全國房票安置政策的大背景下,上海也積極投身于這一創新實踐,金山、青浦、嘉定等區成為了上海房票安置的先行試點區域,為全市的房票政策推進積累經驗。
上海將金山作為首發區,以7%獎勵+現房房源超市打開局面。青浦明確不同土地性質的房票金額構成,提升政策透明度。嘉定則將房票與城中村改造深度綁定,強化人口導入與新城建設的聯動。三地試點各有側重,為全市推廣積累經驗,也強化了穩樓市的信號意義。
房票制度得以順利推進,與樓市新政形成協同效應有關。根據最新的上海樓市政策,8月26日起,上海外環外購房不限套數,非滬籍滿1年社保即可在外環外購房。分析人士認為,政策的優化調整有助動遷居民用房票購房,也進一步放大了新政效應。
邵明浩指出,從城市更新規劃看,遠郊區域存在新房去化壓力,具備推行房票的基礎條件。不過,在實踐中,房票安置政策也面臨著市場風險、監管挑戰、使用限制及利益分配不均等問題。房票制度的推廣面臨全方位的挑戰,包括平衡房源供需結構,避免熱門區域房源緊張、偏遠區域庫存積壓;需強化監管,保障房票資金安全與居民權益;更需動態調整政策,根據市場熱度優化獎勵標準與發放規模等。
為此,城市測量師行在一份研報中也給出了解題思路:為保障上海外環外房票安置政策落地,需從權益保障、開發商管理、數字化監管及政策優化四方面發力。
上海房票試點的擴容,既是對房地產市場的精準調控,也是城市更新的創新實踐。隨著嘉定試點落地、后續區域逐步跟進,這一政策將在去庫存、促更新、穩民生中持續發揮作用,為超大城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上海方案”。
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則指出,上海房票政策全市推廣已成趨勢,落地只是時間問題。作為區域實踐樣本,嘉定區推行房票政策,為城市更新與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鍵”,價值集中于三端:財政端,房票作為貨幣化安置的創新形態,可緩解現金流壓力,借助杠桿效應同步啟動多項目,打破資金瓶頸;居民端,配套激勵機制讓居民直接受益,尤其契合住房改善需求,既提升購房性價比,又拓寬選擇空間,顯著提高安置滿意度;市場端,房票綁定“新房超市”房源,精準拉動新房去化,為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提供支撐。
宋紅衛還認為,長遠來看,房票政策內涵將進一步延伸。未來動遷安置房源或從新房拓展至收儲的存量住房(含二手房),此舉不僅能縮短安置周期,更可銜接國家專項債政策,強化財政支持力度,為城市更新與住房保障構建可持續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