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7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最新利率決議,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從4.25%—4.5%降至4.00%—4.25%,符合市場預期,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的首次降息。
美聯儲聲明指出,近期指標顯示,上半年經濟活動增長放緩。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略有上升但仍處于低位。通脹率有所上升,且仍處于略高水平。
最新公布的點陣圖顯示,預計今年年內還將再降息兩次(各25個基點),比6月的預測多出一次。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降息50個基點未獲廣泛支持,他認為無需迅速調整利率,可以把今天的舉動看作是風險管理式的降息。
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后,市場反應劇烈,美股三大指數短線沖高后迅速跳水,截至收盤,道指漲0.57%,報46018.3點;標普500指數跌0.1%,報6600.3點;納斯達克指數跌0.33%,報22261.3點。
美元指數直線跳水,一度創出2025年以來新低,隨后大幅拉升,由跌轉漲。
關注雙重使命
FOMC強調,委員會致力于在更長時期內實現“最大就業”和“2%通脹”的目標。當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依然較高。委員會密切關注其“雙重使命”兩方面的風險,并判斷就業面臨的下行風險有所上升。
本次并未像上次那樣重申:美國的失業率仍低、勞動力市場穩健、通脹依舊略為高企,而是刪除了勞動力市場穩健的說辭,增加了就業增長放緩和失業率略升的表述,改稱:“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略有上升但仍處于低位。通脹率有所上升,且仍處于略高水平”。
具體來看,就業方面,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從7月到8月,美國企業只增加了2.2萬個就業崗位。對聯邦就業數據的大規模修訂顯示,2025年夏季的招聘速度明顯較低。
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多次強調就業下行風險的加劇。他表示,自上次會議以來,勞動力市場風險已顯著變化,當前市場“活力不足且略顯疲軟”。他特別提到,招聘率處于低位,若裁員增加,失業率可能迅速上升,強調“是時候承認就業使命面臨的風險已經加劇”。勞動力市場降溫不僅源于移民減少,需求放緩也是關鍵因素,顯示出經濟動能的減弱。
通脹方面,8月份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7%,核心PCE上漲2.9%,均高于2%的長期目標,反映通脹壓力依然存在。
鮑威爾也承認通脹近期有所上升,8月份PCE數據顯示壓力仍存。商品價格上漲是通脹的主要驅動因素,部分由關稅引發,但他預計這是一次性上漲,長期通脹預期仍穩定。
他強調,關稅對通脹的總體影響尚待觀察,但需管理其引發的持續通脹風險。鮑威爾表示,美聯儲致力于將通脹恢復至2%目標,預計2026年后多數通脹預期指標將與目標一致。
還有兩次降息
本次FOMC以11票贊成、1票反對的結果通過降息決議。唯一投反對票的是本周剛宣誓就職的新任理事斯蒂芬·米蘭,他支持降息50個基點。而在7月曾主張降息的另外兩位官員——米歇爾·鮑曼和克里斯托弗·沃勒,本次均支持降息25基點。
眼下,美聯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壓力。數月來,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抨擊鮑威爾,指責美聯儲遲遲不肯降息。
美國國會參議院15日投票確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加入美聯儲理事會。這意味著他在本次FOMC議息會議上擁有投票權。
米蘭此前表示,他加入美聯儲后,不會從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辭職,而是休無薪假。他是自1935年美聯儲治理結構發生重大改革以來,首位理事會任職的行政部門官員,加劇了外界對美聯儲獨立性受行政干預的擔憂。
與此同時,美國聯邦上訴法院15日阻止了特朗普解雇美聯儲理事庫克的請求。這意味著庫克仍出席16日開始的議息會議。特朗普陣營對裁決表示不滿,稱將迅速向最高法院上訴。
對于美聯儲的獨立性問題,鮑威爾表示,FOMC在追求雙重使命目標上仍然是團結一致的。我們堅定地致力于維護我們的獨立性。
美聯儲在會后公布了利率預測中位值顯示,2025年底的聯邦基金利率為3.6%,6月預期3.9%;2026年底的聯邦基金利率為3.4%,6月預期3.6%;2027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為3.1%,6月預期3.4%;2028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為3.1%。更長期的聯邦基金利率為3.0%,持平6月預期。
點陣圖還詳細揭示了19位官員對2025年利率路徑的分歧預測:9位官員預計今年再降息兩次(累計50個基點);2位官員預計今年再降息一次;6位官員預計年內不會再降息;有1人預計加息一次,還有1人預計今年會降息五次(今年將合計降息150個基點)。
點陣圖預測意味著,雖然絕大多數美聯儲決策者都支持本次降息25個基點,但對今年此后三個月的降息前景仍有較大分歧。
對此,鮑威爾解釋稱,這源于對經濟前景和正確做法的不同理解,在當前復雜環境下屬正常現象。他重申美聯儲“不會通過政治視角”或基于政治考量做決定,并強調“美聯儲根深蒂固的文化是根據數據開展工作”,以維護其獨立性。
會后公布的經濟展望顯示,美聯儲官員本次上調了今明后三年的GDP增長預期,下調明后兩年的失業率預期、上調明后兩年的PCE通脹以及核心PCE通脹預期。他們預計,到2028年,通脹回落至聯儲的長期目標水平2%。若預測無誤,那將是美國通脹率在連續七年高于聯儲的目標后首次達標。
市場影響
美聯儲此次會議及預期中的降息將對美元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利率下調直接降低美元的息差優勢,削弱其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導致資金從美元資產流出。彭博美元現貨指數已逼近2022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銀行9月對全球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38%的投資者希望增加對沖美元走弱的頭寸,而僅有2%的投資者尋求對沖美元走強。“這不是‘賣出美國’的時刻……而是‘對沖美元’的時刻。”摩根大通全球外匯策略聯席主管Meera Chandan表示,推動美元跌破近期交易區間的疲弱經濟數據可能引發新一輪貨幣對沖浪潮。“對沖資金流將加劇美元走弱勢頭。”
中金外匯認為,本輪降息周期美元或震蕩下行,但特朗普關稅政策可能擾動匯率。
美元走弱的同時,近期人民幣在中間價引導和政策信號支持下企穩偏強。
9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創近十個半月新高。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一度升破7.10關口,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高,主要是美聯儲9月降息迫近,且市場對年底前美聯儲還可能有進一步較大幅度降息的預期升溫,美元指數出現顯著下行。這給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帶來較強的被動升值動能。
美股方面,中信證券研究指出,在預防式降息環境中,美股通常呈現三大特征:一是在“美聯儲看跌期權”托底下難有明顯向下調整;二是對利率敏感的指數或板塊表現突出;三是歷史經驗顯示美股降息交易大約在首次降息后持續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