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博說
你是否心動于指數基金的省心省力,同時又希望能獲得比市場平均更高的回報?
指數增強基金,正是為了滿足這種“魚和熊掌兼得”的愿望而生的投資工具。
它既保留了指數投資分散風險、風格清晰的優點,又增加了一層爭取超額收益的“聰明”策略。
指數增強是怎么賺錢的?
簡單來說,指數增強基金是在跟蹤某個特定指數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主動管理或量化策略,力求實現超越指數——跌得比指數少,漲得比指數多。
以中證全指指數增強為例,其收益來源可以清晰地分為兩部分:β收益和α收益。
β收益(市場收益)是“市場給的”,即緊密跟蹤中證全指指數所帶來的回報。這部分收益是基礎,確保基金大方向與中證全指走勢保持一致。
α收益(超額收益)則是“管理人賺的”,也就是指數增強通過“聰明的調整”力爭超越指數、所“多賺點”的那部分。
指數增強,真的能“增強”!
數據表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指數增強類產品從平均水平來看的確能夠持續超越指數,獲得相對可觀的超額收益。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12.31,同類基金AC份額只統計A類份額。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收益率為全市場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樣本選擇產品名稱中包含“滬深300指數增強”的基金,單年度樣本分別為每個統計年度起始日之前成立的所有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不代表對個別基金收益的承諾或保證。風險提示:歷史業績并不代表未來表現。我國股市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證券市場發展的所有階段。)
以市場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為例,市場上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的平均收益率2010年以來每年都跑贏滬深300指數。
通過日積月累的“多一點兒”,這類基金相對滬深300指數的累計超額收益已經超過了67%,收益潛力相比指數更勝一籌。
A股市場獲取超額的空間大不大?
在海外,指數基金受到推崇,是因為海外市場機構投資者占比很高,這也使得市場的超額收益空間比較小,因為定價效率非常高。
而目前我們國內市場仍舊是個人投資者占比相對高一點,所以一些上市公司的估值波動也相對較大,這里面能夠獲取超額收益的空間會比海外更加豐富。
站在當下,我們更應珍惜A股的超額窗口期,相比被動指數類產品,追求超額收益的指數增強類產品或許更適合普通投資者進行配置。
風險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承諾,非基金宣傳推介材料。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評測,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請在進行投資決策前,務必仔細閱讀基金的法律文件(招募說明書、基金合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