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市場將再迎“央行超級周”。除美聯儲外,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和英國央行也將相繼公布利率決議。
圖源:新華社
美聯儲會“大幅降息”嗎?
美聯儲將于9月16~17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上月上漲0.4%,高于7月0.2%的漲幅,通脹粘性仍存。但與此同時,每周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增至26.3萬人,升至近四年來最高水平。市場普遍預計,疲軟的勞動力市場數據會壓過通脹粘性的影響,令美聯儲屆時將開啟新一輪降息,降息幅度為25個基點,將使得聯邦基金利率調整至4.00%~4.25%的區間。當地時間9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甚至表示,他預計美聯儲將宣布“大幅降息”。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CME FedWatch)項目,截至上周末,投資者預計美聯儲今年三次降息的可能性為76%,因為勞動力市場的裂縫越來越大。
品浩(PIMCO)董事總經理兼經濟學家威爾?。═iffany Wilding)對第一財經表示,最新公布的數據整體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趨弱,而通脹仍受關稅政策推動,核心CPI環比上漲0.35%,錄得自4月初以來最強勁的月度表現。但相比通脹數據,失業救濟申請的上升更值得關注。勞動力市場已經停滯,并且對負面沖擊更為脆弱,“因此,我們預計最新的數據結果不會改變美聯儲的政策展望,美聯儲此次仍會降息25個基點,50個基點的大幅降息也在討論范圍內。全年,我們仍預測美聯儲將累計降息75個基點。”
東方匯理投資研究院主管迪芬得(Monica Defend)也告訴第一財經,美聯儲的重點正在從通脹轉向就業和經濟疲軟,同時美聯儲面臨的政治壓力也正在上升,“總體而言,我們保持今年將有三次降息,第一次發生在9月?!?/p>
但新世紀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前美聯儲經濟學家薩哈姆(Claudia Sahm)稱,美聯儲目前處于最糟糕的通脹、就業背景中,未來政策路徑異常復雜和難測。不論如何,通脹“仍然過于強勁”。投資機構RSM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蘇拉斯(Joe Brusuelas)也表示,9月降息后,持續的通脹可能會使美聯儲保持謹慎,年內未必能有三次降息。正因這種復雜和不確定性,投資者將密切關注FOMC聲明以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新聞發布會,試圖從中捕捉更多有關未來貨幣政策的指引。
保德信固收副主席、首席全球經濟師兼全球宏觀經濟研究主管西恩(Daleep Singh)告訴第一財經,美聯儲的利率政策目標已相當明確,即趨近預估的中性政策利率水平。然而,達成此目標的具體步伐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盎谖覀儗︻A期通脹率在2026年前的判斷仍維持在3%以上,預計美聯儲將持續以每次25個基點的漸進式步伐降息,直至在明年達到我們所估算的3.0%~3.5%中性利率區間。這種漸進式策略將使美聯儲有充分時間評估關稅政策對通脹與勞動力供給的影響,以及財政政策的后續效應。”他說道。
“從市場角度來看,這對利率市場影響溫和,對股票與企業債券類資產風險資產的提振作用更為顯著。當前企業營運表現穩健,且金融環境對企業部門及相關資產類別可望變得更加寬松?!蔽鞫鞣Q,“考慮到收益率曲線呈現正常形態,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也有助緩解投資者對固定收益資產,如長期美債波動性的憂慮。”
日本、英國、加拿大央行會怎么做?
日本央行也將在9月19日公布利率決定,市場普遍預期其將維持當前0.5%的利率水平不變。稍早,日本與美國的貿易協議終于塵埃落定。隨著協議的簽署,日本央行官員越來越堅信,雖然關稅帶來沖擊,但還不至于把日本經濟拖入衰退,通脹也有望繼續維持在2%目標位附近。投資者更多將關注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聲明、經濟展望報告以及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的新聞發布會,以判斷今年稍晚是否會有加息動作。
但此次會議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辭職,讓原本就復雜的經濟環境又蒙上政治不確定性。由于市場預計高市早苗將繼任,并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上都偏向更加寬松、擴張,日本央行10月加息預期已然下降。上個月的媒體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二受訪經濟學家押注日本央行會在第四季度再加息25個基點,但目前這一比例已悄然下滑。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首席債券策略師穆古魯馬(Naomi Muguruma)表示,植田和男大概不會在這次記者會上就10月加息一事給出明確表態,“他們需要更多時間,深挖關稅影響的深度?!彼€補充稱,美國經濟的疲態也很可能推遲日本央行的行動,預計下一次加息可能要等到明年1月。
同樣,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數據,投資者預計日本央行將利率維持4%不變的可能性高達98%。在此前8月會議上,英國央行雖然選擇自2024年8月以來第5次降息,但投票結果分歧巨大。惠譽首席經濟學家柯爾特(Brian Coulton)當時評價稱,英國央行以5:4的投票結果通過25個基點的降息決定,看似是政策轉向的“鴿派”信號,實則透露出對中期通脹壓力的深深憂慮。隨后,7月英國通脹率又創下18個月新高,這使得進一步寬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變得復雜化。為此,英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報告和會議摘要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投資者希望從中找到有關未來政策方向的線索。
此外,英國本周還將公布失業率、消費者物價指數以及零售銷售數據,這些數據將進一步揭示英國經濟的運行狀況。英國央行副行長隆巴爾代利(Dave Ramsden)稱,并不認為英國經濟已出現顯著疲軟。針對市場所預期的政策路徑,他稱盡管當前利率水平可能尚未達到中性水平,但不確定若進一步放寬政策,是否仍能保持足夠的限制力度,以確保通脹能夠可持續地回到2%的目標水平。因此,應為未來預留進一步降息的空間,以便在必要時能夠繼續采取行動。若降息幅度過大或節奏過快,可能導致政策方向稍后不得不逆轉的風險。
與英國、日本央行的不得不暫時觀望的態度不同,市場預計加拿大央行9月17日重啟降息、降息25個基點、將利率下調至2.5%的可能性高達90%。這一預期基于加拿大8月失業率意外上升以及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的背景,顯示出加拿大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加拿大央行此前已連續三次按兵不動。
利率決議前的9月16日,加拿大將公布8月通脹數據和零售銷售數據。道明證券分析師團隊認為,通脹數據不太可能阻止加拿大央行降息。核心CPI的各項指標需要出現“大幅反彈”,才能讓人懷疑近期通脹數據的放緩能否持續。
牛津經濟研究院加拿大部主任斯蒂洛(Tony Stillo)此前認為加拿大央行本來降息已經結束。但隨著加拿大與美國的貿易關系生變,他近期改變了預期?!凹热患幽么笠呀浵鳒p并取消了大部分報復性關稅,此前的情況已經改變。加拿大經濟正徘徊在衰退邊緣,無論第三季度GDP是否再次下降,在貿易沖突持續不確定的背景下,下半年經濟都難以實現增長。而在經濟疲軟的背景下,我認為加拿大央行將采取保險策略,在9月降息25個基點,隨后在10月再降息25個基點?!彼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