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21財經·南財快訊記者發現,拼多多百億補貼專區已火速上線iPhone 17系列新品,成為目前全網已知降價力度最大的首發渠道。
其中iPhone 17最低至5099元, iPhone 17 Pro低至7999元 ,iPhone 17 Pro Max低至8999元。
更有網友曬單顯示, iPhone 17 256GB疊加更多優惠券后成交價4999元。
作為對比,蘋果官方定價為:iPhone 17,256GB售5999元,512GB售 7999元;iPhone 17 Pro,256GB售8999元,512GB售10999元,1TB售12999元;iPhone 17 Pro Max,256GB售9999元,512GB售 11999元,1TB 售13999元,2TB售17999元。
同時,Apple Watch Ultra 3券后直降500元,售價5999元;AirPods Pro 3券后直降300元,到手價1599元。不過,相關優惠券需要用戶準點搶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拼多多新增加了一條限制,iPhone 17系列都需要當面簽收開機激活,以避免黃牛套利。
iPhone17預售比去年難搶
值得注意的是,在iPhone 17系列正式開啟預購后,除因eSIM支持問題推遲上市的iPhone 17 Air之外,其余三款機型——iPhone 17、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在蘋果官網的首批發貨時間均已排至10月15日之后。
此前,9月12日晚8點,iPhone 17系列正式開啟預售,在官方AppleStore渠道,不管是App還是網頁都出現了卡在“歡迎頁面”的情況。“蘋果官網進不去”、“iPhone 17搶不到”沖上微博熱搜。
當晚,京東平臺顯示,iPhone 17系列三款機型預約人數最多的是標準版,有超343萬人預約,其次是iPhone 17 Pro Max,超227萬人預約,預約iPhone 17 Pro的有181萬人。
蘋果或明年推出折疊屏手機在大中華區營收回暖
整體而言,今年可謂蘋果“大年”,從手機外觀到生態產品,全系進行了升級。一方面,手機產品線推出Air系列,有了新的探索;另一方面,手機、手表等終端體系搭載了更多自研芯片,表明蘋果在關鍵零部件上的戰略加碼。
與此同時,下一代產品也被劇透。根據記者從供應鏈了解的消息,預計蘋果明年推出折疊手機,事實上蘋果對折疊產品研發已久,除了手機可能會有平板等形態。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測,2026年折疊iPhone出貨量將達800萬臺—1000萬臺,2027年有望增長至2500萬臺。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并未急于跟進折疊屏。業內人士指出,蘋果一貫選擇在市場成熟、生態完善后才入局。一旦推出,往往能迅速攫取行業利潤。
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手機型號銷量追蹤》報告顯示,蘋果在2025年上半年仍然是高端市場上的最大品牌,同比增長3%,在高端市場份額達62%,其次為三星、華為、小米和谷歌。但由于其他OEM廠商增速更快,蘋果的份額有所回落,其在新興市場的表現提升,但在中國被華為與小米蠶食。憑借忠誠用戶群與強大的線下覆蓋率,華為在中國仍極具吸引力,并通過諸如三折疊Mate XT等獨特設計機型,不斷收復份額并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這樣的競爭和挑戰態勢,在中國市場上更加明顯。Canalys數據顯示,2025年Q2蘋果在中國出貨約1010萬部,市場份額為15%,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位列第五。同期華為以1220萬部出貨重回中國市場第一,隨后依次為vivo、OPPO、小米,都在激烈搶奪市場份額。前5家頭部廠商份額相差并不大,更凸顯中國市場的白熱化。
不過,最新的財報釋放了一定的回升信號。蘋果2025財年第三季度中,大中華區營收為153.69億美元,同比增長4%,中國市場有所回暖。
對于中國市場的展望,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 Lam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預計蘋果第四季度的銷量可能會面臨個位數下跌的壓力,主要原因是iPhone 16系列,特別是Pro機型的降價已提前釋放了部分換機需求;同時,17系列價格可能小幅上漲,疊加華為、小米、OV等競品旗艦同期上市,加劇了高端市場的競爭;此外,盡管部分省市可能推出補貼政策,但對蘋果銷量的帶動作用預計有限。
近日,蘋果繼續拓展中國的渠道,入駐抖音商城,開始在抖音上賣iPhone等產品,不久前還在深圳新開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