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券商密集召開業績說明會,積極回應投資者關心話題,透露證券行業發展的新動向。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11日晚間,2025年半年報披露完畢后,已有中信證券、光大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證券、華泰證券等16家券商密集召開業績說明會,通過視頻直播、文字問答等多種形式與投資者展開互動交流。
記者梳理發現,經歷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高增長后,多家券商被問及下半年能否延續這一勢頭。與此同時,券商高管直面市場關切,就并購重組規劃、再融資進展等熱點問題作出答復。
業績有望延續高增長
今年上半年,受益于A股市場交投活躍,經紀、投資業務驅動上市券商凈利潤高增,帶動整體經營業績向好。
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上證指數上漲2.76%,深證成指上漲0.48%,創業板指上漲0.53%。市場交投活躍,股票交易量同比增長60.9%。
財達證券在業績說明會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增長主要得益于經紀業務、證券投資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的同比增加。經紀業務通過推動財富管理與機構業務發展轉型,新開客戶、股基交易量和托管客戶資產均有顯著提升;投資銀行業務在債券承銷、資產證券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業務版圖不斷拓展;證券投資業務通過動態調整投資策略、優化資產配置結構實現收入正增長。
隨著時間進入下半年,A股延續震蕩走強行情,券商能否維持業績高增長態勢,備受投資者關注。
在業績說明會上,華泰證券答復投資者稱,三季度以來,市場交易持續活躍,有望對公司后續經營業績帶來正向影響。公司將繼續保持穩健進取的發展步伐,鞏固提升經營業績、主營業務競爭力與數字金融發展能力在行業的領先地位。華泰證券透露,其具體舉措包括:聚焦客戶價值,著力推進業務和服務模式創新;深化國際布局,持續延伸金融服務全球價值鏈;擁抱科技變革,在更多重點智能化場景實現新的突破等。
而隨著7月、8月權益市場行情持續走強,中信證券也被問及證券投資業務是否存在向權益投資傾斜的舉措。
對此,其回應稱,公司證券投資業務持倉資產以融資類、固定收益類和客戶需求對沖端股票為主,整體資產配置效果較好。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穩健的資產負債管理策略思路和風格,積極把握市場節奏和交易機會,不斷推動公司業務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權益投資業務,中國銀河在半年報中的一段表述引發投資者關注:“公司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和資源稟賦,準確把握市場行情,著力加強在AI芯片、量子計算、生物醫藥、新能源材料、空天科技等先進技術領域的前瞻性研究,投資布局相關產業鏈和個股,取得階段性優異的投資業績。”
對此,中國銀河回應投資者表示,高科技行業投資是公司權益投資業務配置方向之一。總體上看,公司投資以絕對收益為目標,配置結構較為均衡。2025年,公司權益自營規模有所提高,持續參與央行互換便利項目,高股息紅利投資保持較大規模,積極布局了高科技行業投資。
并購重組進展備受關注
2024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支持頭部機構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證監會同步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要求“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券商并購重組節奏加快,相關進展及未來規劃成為投資者詢問焦點。
目前,“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國聯證券+民生證券”“浙商證券+國都證券”的合并已落地,仍在進展中的券商并購還有“國盛金控+國盛證券”“西部證券+國融證券”“國信證券+萬和證券”“湘財證券+大智慧”“華創證券+太平洋”等。
關于未來發展戰略,國盛金控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將以吸收合并全資子公司國盛證券為契機,進一步聚焦證券主責主業,加快資源整合,提升國盛證券的品牌效應優勢。國盛證券將堅持“深耕江西,服務全國”發展理念,充分挖掘國盛證券自身研究業務等比較優勢,聚焦特色化、精品化業務體系建設,提升特色化綜合金融服務能力,爭取更好的經營業績。
自年初有大型券商完成重組后,市場強烈關注接下來的券商并購動作,“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銀河證券”,被認為是頭部券商合并預期中的兩大最佳選擇,投資者也在相關券商業績說明會上頻頻發問。
今年2月26日,中金公司曾發布澄清公告,對與中國銀河進行合并的市場傳聞予以澄清說明。事實上,兩家券商此前已多次傳出合并傳聞,每一次都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不過兩家公司均予以否認。
在業績說明會上,當被問及未來是否計劃合并中小券商或其他大型券商,中信證券回應投資者稱,去年以來,已經有一些頭部機構并購重組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這為證券行業的發展增加了市場活力,也讓市場格局產生了新的變化。這對公司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中信表示,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進一步凸顯。但在壓力之下,公司更要保持戰略定力,這是中信證券贏得市場競爭的前提和基礎。
中信證券進一步表示,公司將按照既定的發展戰略,做好統籌部署,錨定“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愿景目標,多措并舉提升公司的各項競爭優勢。未來,公司將繼續保持內生式發展與外延式增長在戰略上的平衡,鞏固境內領先地位,做大做強國際業務,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中國銀河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晟則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當前證券行業正在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決定行業格局的因素比較多,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未來集中度有望提升。證券行業的發展,關鍵在于堅持專業化發展道路,要在“特色、強項、專長、精品”方面下功夫,證券公司只有突出專業化發展才能贏得客戶信任和社會聲譽,拓展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公司將聚焦主責主業,持續鞏固內生發展動力,主動把握市場機遇,穩中求進,穩步推進一流投行建設。
再融資事項加速推進
資本實力是證券公司增強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之一。
2025年,在券商再融資市場沉寂一年多后,今年已有5家券商定增事項加速推進,包括指南針、天風證券、南京證券、東吳證券、中泰證券,不少投資者對此重點關注。
其中,今年,東吳證券“首吃螃蟹”,拋出業內首份定增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0億元;南京證券于6月26日回復上交所問詢,50億元定增有效期已延長至明年7月4日。
在業績說明會上,東吳證券對外透露了定增事項最新進展,其稱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目前預計不會對下半年業績產生直接影響。公司始終堅持穩健經營,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同時搶抓資本市場機遇,增強資本實力,為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南京證券回應投資者表示,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申請目前仍處于上交所審核階段,尚需經上交所審核通過并報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后方可實施。
面對定增“是否有損公司和原有股東利益”的疑問,南京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劍鋒表示,通過再融資募集資金,將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資金、運營方面的支撐和保障,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符合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在積極推進再融資工作的同時,公司將積極把握發展機遇,多措并舉抓好經營管理工作,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更好的經營業績,積極增強資本內生能力。
有投資者注意到,近期部分券商擬通過定增、境外上市等方式補充資本。
對此,中國銀河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晟指出,資本補充對證券公司長期發展和提升競爭力至關重要,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市場變化,證券公司不斷拓展多元化業務布局,輕重資本業務均衡發展。公司高度重視資本補充相關工作,持續加強資產負債管理,不斷豐富融資工具,根據公司業務發展需要,適時進行資本補充,以保障資本充足水平。
此外,華泰證券亦被投資者催促,“現在正是配股好時機,建議啟動配股流程”。不過,公司沒有正面回復,僅表示,感謝投資者對公司發展的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