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交所9月11日披露,深圳麥科田生物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麥科田”)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摩根士丹利和華泰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此次遞表港交所,標志著麥科田在資本市場邁出重要的一步。業內人士指出,公司主要從事生物醫療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此次上市計劃預計將助力進一步拓展市場與研發能力。
細分領域龍頭
公開資料顯示,麥科田是一家全球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創新且全面的產品組合,可滿足醫療機構內廣泛的臨床科室、病房和診所以及小區衛生中心、檢驗機構和家庭護理場景的臨床需求。
截至2025年6月30日,麥科田已將超過50種生命支持產品,80種微創介入產品,及210種體外診斷產品商業化,該等產品有多種型號,可滿足各種不同的應用需求。截至目前,公司產品已遍及全球逾140個國家及地區。在中國,公司的產品已累計覆蓋超過6000家醫院,包括約90%的三級甲等醫院,覆蓋31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
在生命支持領域,麥科田開發了一系列創新的生命支持產品,其中包括全球首臺遠程輸注控制系統、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多通道輸注工作站、與MRI環境兼容的輸注工作站、觸控式輸液泵、觸控式注射泵及觸控式腸內營養泵。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銷售額計,在中國輸注工作站市場中,2018年至2024年各年度公司銷售額排名第一;在腸內營養泵市場中,2021年至2024年各年度公司銷售額也是排名第一。
微創收入方面,麥科田是中國少數擁有全系列內窺鏡專有產品組合的國產品牌之一,包括可重復使用及一次性內窺鏡系統以及相關耗材。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以銷售額計,公司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在中國消化系統微創介入耗材市場排名第二,2023年至2024年躋身中國一次性膽道鏡市場前五名。
體外診斷方面,麥科田在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全自動血栓彈力圖分析儀,以銷售額計,公司于2021年至2024年各年度在中國全自動血栓彈力圖市場中排名第一。此外,按銷售額計,公司于2024年躋身中國血型檢測設備市場前五名。
上半年虧損超4000萬元
盡管在部分醫療細分領域公司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但公司近幾年的業績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公司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麥科田收入分別約為人民幣9.17億元、13.13億元、13.99億元、7.87億元;同期,該公司年內/期內虧損分別約為22616.1萬元、6450.8萬元、9661.7萬元、4096.8萬元。
據麥科田介紹,公司自生命支持產品銷售的收入于往績記錄期間出現波動,自2022年的人民幣41580萬元增加35.7%至2023年的人民幣56410萬元,之后減少12.4%至2024年的人民幣49410萬元。公司表示,2024年的收入減少主要是由于藥物輸注產品市場需求的短期調整,因為醫院為確保臨床供應充足,在上一個疫情年度期間進行提前采購,導致使用周期延長并于2024年減少采購。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命支持產品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8%,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續進行戰略性全球擴張,國際銷售表現有所提升。
公司微創介入產品銷售收入實現持續增長,由2022年的人民幣38600萬元增長52.0%至2023年的人民幣58650萬元,并進一步增長23.0%至2024年的人民幣72130萬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微創介入產品銷售收入增長16.8%至40250萬元。麥科田表示,微創介入產品的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國內及海外市場的客戶基礎擴大及產品銷量增長。
體外診斷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幣11550萬元增加40.8%至2023年的人民幣16260萬元,進而又增加13.2%至2024年的人民幣18400萬元。公司表示,收入增長主要是受體外診斷產品組合及市場覆蓋率的持續擴張所驅動,從而擴大了客戶基礎。
據麥科田在招股書中或存在的風險因素部分所述,公司產品的市場規模、平均售價及銷量以及公司于競爭市場中的份額可能會下降,這可能會對公司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