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海洋深處的“藥”!小磷蝦撬動青島大產業,年產值突破400億元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黃翔2025-09-10 10:40

      近年來,隨著對海洋生物研究的深入,深藏在海洋深處的生物密碼不斷被破解。

      作為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的戰略要地,青島加快推進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培育出南極磷蝦油、海藻制品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產業。

      “目前,青島海洋生物醫藥成果不斷,全球首個免疫抗腫瘤海洋新藥BG136進入臨床二期,細胞培養技術、基因測序、DNA合成等技術實現國內領先,‘藍色藥庫’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在日前舉辦的東亞海洋博覽會上,青島市政府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小磷蝦撬動大產業

      “生活在南極洲的南極磷蝦,由于富集營養物質,具備了向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方向開發的潛力,能夠滿足當下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逢時(青島)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以成向記者介紹,南極磷蝦富含海洋磷脂型Omega-3,被譽為“天然血管清道夫”,同時南極磷蝦還含有易于人體吸收的膽堿、蝦青素等營養素。

      目前,我國對南極磷蝦生物資源的開發實現了“全資源利用”,從最初的凍磷蝦產品,到制作磷蝦油產品,再到使用脫脂磷蝦粉進一步生產蛋白肽等高附加值產品,并推進研發將磷蝦資源用于原料藥、藥用輔料和高端制劑等領域,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據博觀研究院數據顯示,2025年我國進口保健食品市場規模將突破4300億元,磷蝦油作為細分品類表現突出,除了作為保健品外,其在海洋生物醫藥方面的價值也不斷被發掘,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高以成告訴記者,從2009年中國首次開展南極磷蝦探捕,到2013年磷蝦油被列為國家新食品原料,再到如今中國企業主導全球磷蝦油市場,短短十余年,一條全新的南極磷蝦產業鏈在中國加速成行。

      逢時科技的發展也順應著這一產業的變遷。據悉,公司磷蝦油產品連續兩年銷售額第一。與此同時,逢時科技還將產業鏈延伸向海洋生物醫藥開發等高附加值領域。

      “磷蝦磷脂具有穿透血腦屏障,實現藥物靶向遞送的獨特優勢,藥用輔料市場前景廣闊。”逢時科技醫藥研發總監鄧學鵬向記者表示,目前逢時科技在南極磷蝦藥用開發方面布局了多烯磷脂酰膽堿原料及制劑、磷蝦磷脂輔料、磷脂修飾藥物、多肽藥物等方面。日前,逢時科技與挪威阿克海洋生物共同啟動降血脂藥物CaPre戰略合作,基于海外的臨床基礎,聯合推進Ⅲ期臨床試驗,加速逢時降血脂藥物的上市進程。同時,聯合中國藥科大學發布了南極磷蝦多肽在抗腫瘤、抗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深耕海藻生物產業的明月海藻,是青島市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鏈的另一家重點企業。“從海藻中提取出的巖藻多糖、海藻酸鈉、甘露醇等物質,可以廣泛應用在我們的吃、用、醫等方面。”明月海藻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海藻酸鈉憑借優異的成膜性和生物相容性,是很好的生物醫用材料。

      “2020年,公司攻克了超純海藻酸鈉的提取難題,這種天然高分子材料醫療價值巨大,此前一直被海外企業壟斷,每克單價超千元。目前,公司已成為了全球第二家具備超純海藻酸鈉生產能力的企業,產品可用于治療腫瘤、糖尿病、心衰等重大疾病的高端醫療器械。“該負責人表示介紹,明月海藻還在研發海藻酸鈉微球、水凝膠載藥系統等新型藥物遞送載體,為腫瘤栓塞治療、緩釋給藥等提供解決方案。

      “向海問藥”熱潮涌動

      南極磷蝦油、海藻生物產業的爆發,是中國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升溫的縮影。近年來,國家在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海洋藥物研發、海洋生物制品產業化等方面接連出臺扶持政策,為這個新興產業鋪設了”高速公路”。

      據記者了解,目前,青島聚集了眾多海洋藥物研究資源和力量,海洋生物醫藥研發能力位居全國前列。一批重點鏈主企業在相關領域投資布局,加大力度投入科研推進成果轉化。今年以來,東誠藥業、蔚藍生物、國信制藥、月明海藻、逢時科技、海利爾等一批重點企業在海洋藥物研發上持續取得突破。

      “目前,青島海洋生物醫藥成果不斷,全球首個免疫抗腫瘤海洋新藥BG136進入臨床二期,細胞大規模培養、基因測序、DNA合成等技術實現國內領先,‘藍色藥庫’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日前,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據介紹,近年來,青島重點打造“1+4”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架構,建立覆蓋海洋生物醫藥產業“上游發現—中試開發—產業轉化”全鏈條、全流程的運行模式,并實施研發平臺搭建、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加強人才引育、打造專業園區等重點任務,進一步完善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體系,協同推動“藍色藥庫”重大成果聚集開發和批量產出。目前,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年產值突破400億元。

      “成長的煩惱”

      當前,海洋生物醫藥產業仍面臨不少“成長的煩惱”。

      “最大的挑戰是技術壁壘與資金需求。”一位海洋生物醫藥行業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國際上普通藥物研發周期為10-15年,而海洋藥物的研發周期普遍超過20年,開發海洋藥物的更長的周期、更高的成本、更大的風險,讓不少企業望而卻步。

      站在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該業內人士認為,海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需要形成“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鏈條,但目前行業仍面臨產學研鏈接斷層、政策設計有待優化等現狀。“我國目前海洋生物醫藥研發主要是沿海地區的自發行為,海洋新藥研發創新力量分散、資源配置重復,有待加強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和推動。”

      面對挑戰,企業期待更多外部支持。他建議,一是強化“產學研”協同,希望政府出臺政策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二是提供低息長期貸款,助力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加快上市進程;三是推動法規與國際接軌。

      對于我國深海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教授韓立民認為,從深海科技創新體系來看,當前創新領軍企業數量不足,缺乏產業鏈、創新鏈龍頭企業,難以形成“鏈主+專精特新”的生態體系。此外,相關科研院所存在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現象,橫向關聯度弱,深海戰略科技力量的協同創新機制尚未建立。他建議,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分類施策推進產業發展,積極探索融合發展模式,不斷完善深海開發保障體系,并積極參與深海國際治理。

      責任編輯: 戎艾茵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国产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9| 国产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伊人久久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色99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站|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久久9久久精品|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国产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久久久网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第一页 |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 蜜桃麻豆www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