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今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自然資源工作高質量發展成就。
來看發布會具體內容:
找礦重大突破!大型油田+10、大型氣田+19、大型鈾礦床+N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油氣與鈾礦實現重大找礦突破,探明10個大型油田和19個大型氣田。大盆地深層和海域深水成為油氣增儲上產主陣地,支撐石油穩產2億噸,天然氣產量突破2400億方;新探獲多個大型鈾礦床,有效提升鈾資源安全保障程度。
我國不動產登記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 “交房即交證”覆蓋2200多個縣市
據介紹,我國持續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化水平,實現抵押登記等業務“跨省通辦”,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實現登記服務高頻事項“全程網辦”;“交房即交證”覆蓋2200多個縣市,化解1500多萬套影響房屋登記的歷史遺留問題。
我國森林食物年產量已突破2億噸 茶油年產量超過100萬噸
據介紹,2024年,全國林草產業總產值超10萬億元,帶動6000萬人就業增收。浙江安吉“竹子產業”創造了192億元產值,帶動近4萬竹農增收。生態護林員隊伍穩定在170多萬名,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
在改善生活品質方面,森林是巨大的“糧庫”,我國森林食物年產量已突破2億噸,成為繼糧食、蔬菜之后第三大重要農產品,僅油茶種植就達7500萬畝,茶油年產量超過100萬噸,有力充實了“米袋子”“菜籃子”“油罐子”。
規模大、勢頭好!我國已成為海洋產業門類最齊全國家之一
據介紹,我國海洋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0萬億。我國已經成為海洋產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之一。我國已擁有全部15個主要海洋產業,規模大、勢頭好。
海洋水產品總產量連續36年位列全球第一,老百姓餐桌上的海產品越來越多了,“藍色糧倉”建設成效顯著。
海洋油氣成為增儲上產的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了國內原油增量的70%以上。
海工裝備2024年市場份額占到全球50%以上。
海水淡化工程規模超過每天290萬噸,天津濱海新區已建成國內首條全國產海水淡化生產線。
海洋藥物研發能力也躋身世界前列,自主研發的海洋藥物占到全球已上市品類的28%,廈門上市了全球純度最高的氨糖藥品。
海洋能技術裝備進入世界第一方陣,浙江舟山兆瓦級潮流能發電機組連續并網時間和發電量均居世界前列。
海運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占了全球1/3。
海洋旅游2024年產業增加值達到1.6萬億元,郵輪旅游、海洋研學熱度高漲,海洋變身“幸福打卡地”,碧海銀灘已經成了金山銀山。
海洋經濟發展第一動能!“十四五”期間一批大國重器相繼建成
據介紹,科技創新成為海洋經濟發展的第一動能。
我國首艘排水量達42600噸、鉆深11000米的大洋鉆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綜合鉆探性能全球領先。
建成全球首座10萬噸級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
“愛達·魔都號”郵輪、“海油觀瀾號”浮式風電、“奮斗者”號深潛器等大國重器相繼建成使用。
全潛式深遠海養殖“深藍一號”、大型養殖工船“國信一號”交付使用。
全球首座波浪能養殖平臺“澎湖號”持續穩定運行。
綜合自:央視新聞
校對: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