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醫療保健板塊集體大漲!
今日,在大盤指數震蕩的背景下,A股醫療保健板塊逆市走強,奧精醫療20cm漲停,開立醫療、聯影醫療、邁瑞醫療等紛紛拉升。
創新藥概念股也表現活躍,濟民健康盤中直線拉升至漲停,海辰藥業、復星醫藥等集體大漲;港股醫藥股也集體走強。從消息面來看,創新藥板塊近期迎來不少利好政策,有券商指出,受益于創新藥出海交易、國內集采政策優化等積極因素推動,醫藥行業有望持續上行。
醫療保健概念股集體走強
在盤整多日后,醫療保健板塊今日大幅走高,板塊指數漲幅一度超過4%。個股方面,奧精醫療開盤后一路拉升,20多分鐘后就觸及漲停板,雖然盤中一度打開了漲停,但整個板塊的人氣被激活,華大智造、開立醫療、威高骨科、邁瑞醫療等紛紛走強。
截至下午收盤,醫療保健板塊的整體漲幅仍超過3.5%,奧精醫療漲停,開立醫療、威高骨科漲超13%,聯影醫療、博拓生物漲超10%,萬東醫療、魚躍醫療漲超8%,交大昂立、華大智造、大博醫療等漲超7%,邁瑞醫療、英科醫療、愛美客等漲超4%。
中信建投指出,醫療器械板塊有較多me-too和me-better,依托中國的工程師紅利、產業鏈等優勢,實現改進式創新較為容易。醫療器械板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改進式創新、突破式創新的產品正在被逐步認可,也有一批公司積極戰略拓展第二增長曲線、實現海外業務高增長,估值迎來上漲。
湘財證券表示,目前,在診療持續恢復的大背景下,部分高值耗材企業集采帶來的業績壓力逐步消化,業績持續修復中,加之創新產品的獲批及海外業務發展帶來集采外業績的新增長點,建議密切關注創新高值耗材板塊相關個股的業績增長情況。中泰證券也指出,伴隨集采陸續出清,同時深化出海戰略,高值耗材板塊于一季度率先企穩,二季度環比進一步提速,改善趨勢顯著。
中泰證券認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依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短期醫保控費在醫療器械領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但依然看好創新驅動下的進口替代以及全球化發展,當前時間點,預計多重負面影響正在充分釋放,三季度有望迎來器械板塊階段性拐點。
部分創新藥概念股異動
今日盤中,創新藥概念股也集體異動,截至下午收盤,濟民健康、西藏藥業漲停,百洋醫藥、金城醫藥漲超7%,復星醫藥、海辰藥業漲超6%,人福醫藥、賽倫生物、康龍化成等漲超4%,以嶺藥業、聯化科技、恩威醫藥等紛紛跟漲。
近日,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徐景和在2025年“全國藥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表示,目前,我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躍居全球第二,在研創新藥約占全球的30%。2025年上半年創新藥對外授權總金額已接近660億美元,全球市場對中國創新藥的認可度正在不斷提升。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共批準創新藥210個、創新醫療器械269個,且均保持加速增長態勢。其中,今年1到7月份,批準創新藥50個、創新醫療器械49個。
開源證券指出,隨著美國降息及國內持續對創新藥行業的支持,CXO公司的經營業績有望逐步見底回升,股價又處于歷史低位,當前位置建議積極布局CXO方向。細分方向上,推薦持續估值較同行更低的平臺化頭部公司、海外業務占比較高的CDMO/CRO公司、高景氣的減重及ADC產業鏈。同時,預計2025年下半年國內CXO公司有望迎來簽單及報表端雙拐點。
中信建投表示,上半年CXO行業整體展現較好恢復勢頭,二季度延續一季度改善趨勢。行業調整基本完成,有望進入新一輪發展階段。外需內需良好趨勢推動CXO行業估值修復。
另據國務院國資委9月2日消息,8月27日至30日,國務院國資委與中國科學院聯合舉辦中央企業生物科技產業高級研修班。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譚作鈞表示,要圍繞服務健康中國建設,加快發展中央企業生物醫藥產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長周期發展、差異化發展,通過深度學習、思想碰撞、頭腦風暴,更加清晰研判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大勢,更加精準把握中央企業發展重點方向及實施路徑,加快打造生物醫藥領域的國家隊,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光大證券表示,國資委副主任譚作鈞強調的 “加快打造生物醫藥領域國家隊”,不僅是對行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更標志著在創新藥審批加速、醫保支付改革深化的政策窗口期,央國企正從行業“穩定器”向創新引領者轉型。從投資角度看,生物醫藥央國企的價值重估將沿著三條主線展開:首先是估值修復線,當前國藥控股市盈率(TTM)僅7.8倍,隨著創新業務占比提升,估值折價有望收窄;其次是整合紅利線,國資委明確鼓勵生物醫藥領域的并購重組,華潤系、國藥系通過資產整合產生的規模效應和協同價值尚未完全釋放;最后是創新溢價線,類似HiCM-188這樣進入全球臨床第一梯隊的管線,有望獲得估值重構。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