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上一則投資人做空碳酸鋰期貨穿倉的消息,引發各方廣泛關注。消息稱,該投資人因做空碳酸鋰期貨,不僅虧完本金1600萬元,甚至倒虧期貨公司464萬元。
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上述客戶穿倉消息屬實,系華南某期貨公司客戶。據悉,相關期貨公司與客戶已在協商補款事宜,目前溝通較為順利。這一事件給全行業再次敲響防風險的警鐘。
衍生品存在資金杠桿,投資者在交易中必須注意控制倉位,期貨公司要積極把好風控關。此外,期貨交易所作為市場組織者和管理者,也應及時研判整體風險并出臺風控措施。
穿倉投資人已在協商補款
投資人從賬戶千萬資產,到穿倉破產,僅僅用了三個交易日,這是發生在碳酸鋰期貨市場上的真實故事。
券商中國記者從相關期貨公司獲悉,8月8日下午,該投資人由空倉開始建碳酸鋰空單,當日風險度未觸及期貨公司追保強平狀態。8月11日開盤碳酸鋰一字板漲停,該投資人觸及追保強平狀態,期貨公司風控第一時間通知其處置風險,該客戶迅速以漲停價掛平倉單,但因當日碳酸鋰合約流動性不足未能成交,當日期貨公司與客戶溝通處置方案,雙方達成共識,最終在8月12日開盤后將持倉處置。
“最終穿倉是因為市場流動性不足,客戶8月11日通過平倉化解風險未能成功,且無法補足保證金。我們和客戶還在協商中,客戶有一定還款能力,對行情變化導致的結果也認可,所以溝通比較順利。”上述期貨公司人士稱。
網傳消息顯示,該投資人賬戶內初始資金為1600萬元,但至8月12日被期貨公司強平后,賬戶里可用資金為-464萬元,即穿倉倒欠期貨公司。
提醒行業繃緊風控弦
碳酸鋰期貨的劇烈上漲,無疑是引發該投資人空單巨額虧損的核心原因,畢竟頭寸方向反了。但假如進一步深究,會發現這起穿倉事件背后,有很多讓行業警醒的方面。
按照前述信息,如果以8月8日下午碳酸鋰期貨LC2511合約76000元左右均價作為該投資人開倉價,和8月12日88800元開盤價作為強平價,再結合最終虧損的2000多萬元倒推,該投資人持有的碳酸鋰期貨頭寸超過1600手。碳酸鋰期貨交易所保證金為10%,期貨公司會在此基礎上加收。據此計算,該投資人在8月8日的倉位就已經很高(風險度或近90%),可以算是逆勢重倉隔夜,由此埋下風險隱患。
實際上,當時市場上已在傳播有關“寧德時代枧下窩礦區將停產”的傳言,導致看漲氛圍濃厚。到了周末這一傳言被證實,于是8月11日碳酸鋰期貨直接一字板,8月12日開盤價繼續大漲,一度較8月8日收盤價上漲17%。雖然此后期價回調,但行情和前述投資人已經無關,因為他的持倉已在開盤時被期貨公司強平。
“在整個過程中,有很多值得反思的點。這名投資人的交易太過激進、隔夜倉位過高,普通個人在參與衍生品交易時,要注意控制倉位;此外,期貨公司平時在做風控時要加強研判,對持倉激進的客戶,必要時可以把提保做在前面。”有業內人士指出。
碳酸鋰延續強勢
在“反內卷”的預期下,碳酸鋰期貨市場仍在延續強勢。
截至8月18日收盤,碳酸鋰期貨LC2511合約上漲3980元至89240元/噸,漲幅為4.67%,期價再創本輪反彈新高。
銀河期貨分析認為,碳酸鋰期貨端強預期主導,再次領漲現貨給出較大期現價差。近期市場不僅關注江西冶煉廠停產,也關注其余礦山證照是否會出現問題。與此同時,外礦價格水漲船高,鋰價向上的彈性和驅動兼備,保持上行趨勢。
排版:劉珺宇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