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一哥”衛龍正在降低對“辣條”的依賴。
8月14日晚間,衛龍美味(09985.HK)發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
期內,公司實現總收入34.83億元,同比增長18.5%;受材料成本上漲影響,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49.8%降至47.2%,但供應鏈效率提升也抵消了這部分影響,最終凈利率為21.1%,與上年同期一致;歸母凈利潤7.33億元,同比增長18%。
鑒于營收利潤雙增的成績,董事會決議派發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18元,總額約4.38億元,約占當期凈利潤的60%。
業績披露后的首個交易日(8月15日),衛龍美味股價應聲上漲9.83%,報收13.3港元/股,總市值323.3億港元。
從產品結構來看,公司傳統“主業”調味面制品相對承壓。該品類包含大面筋、小面筋、麻辣棒、小辣棒、親嘴燒等,也就是市場所熟知的“辣條”產品,上半年實現收入13.1億元,同比下滑3.2%,主要由于公司主動調整資源配置,優化產品矩陣;調味面制品占總收入比重從上期的46.1%降至37.6%,而2023年中期該占比還在55%以上。衛龍坦言,這一變化反映了集團圍繞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戰略性投資市場潛力更大的品類。
左宇 攝
衛龍調整策略的變化可從產能數據中得到印證:去年上半年調味面制品設計產能為11.71萬噸,但產能利用率并不高,僅56.5%;今年上半年,通過部分產線調整,該品類設計產能降至8.13萬噸,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0.8%。
衛龍瞄準的更具潛力的品類,正是以魔芋爽、風吃海帶及小魔女為主的蔬菜制品,這也是公司第二增長曲線。上半年,該品類收入同比增長44.3%至21.09億元,在總收入中的占比首次突破60%,達60.5%,提升超10個百分點,已穩穩取代辣條成為公司業績支柱。
產能布局隨之同步調整,蔬菜制品因增加了新產線,設計產能從去年上半年的5.94萬噸猛增至今年上半年的9.47萬噸,規模首次超過調味面制品。
衛龍還在持續強化蔬菜制品的市場優勢。據了解,公司上半年推出的麻醬魔芋爽、7月上市的清爽酸辣味風吃海帶新品已在電商平臺熱銷。日前,更官宣藝人管樂為風吃海帶品牌大使,進一步擴大產品市場影響力。
相比之下,貢獻度較低的豆制品及其他產品表現疲軟,上半年收入僅0.6億元,同比下降48%,占總收入比重也從4.2%降至1.9%。
渠道方面,線下銷售市場依舊是衛龍業績根基所在。
上半年,公司線下渠道收入31.47億元,同比增長21.5%,占總收入的90.4%;線上渠道收入3.36億元,同比下滑3.8%主要由于各線上渠道流量持續分化,公司調整運營策略。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與1777家線下經銷商合作,服務全國或區域性的重點商超、零食量販店、連鎖便利店及其他終端門店。
孫婉秋 攝
記者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