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0高校孵出200+家獨角獸!清交浙占1/5,南開總估值居首,你的母校上榜了嗎?中國高校獨角獸孵化力Top50榜出爐|原創
      來源:新財富雜志作者:劉鮮花2025-08-04 20:00

      獨角獸創始團隊的培養,高校是核心陣地。中國343家獨角獸中,超200家由50所高校的畢業生批量孕育,其總估值超8萬億元,不到2%的高校孵化了全國約六成的獨角獸,其中既有清華、上海交大等理工強校學子主導的“硬科技矩陣”,又有浙大、南開等綜合性大學校友孵化的“場景創新集群”。今年新增的36家獨角獸背后,也有西安電子科大、電子科大、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院校的畢業生作為其創始人。

      不過,中美獨角獸數量的巨大差異,彰顯中國高等教育體系需與創新經濟更深綁定。可以看到,產業變革與國家戰略正重塑高校招錄格局,理工科院校分數線一路走高,高校學科結構也隨之優化。教育變革何時激發更強勁的創新勢能,實現中國獨角獸數量的反超?

      來源:新財富雜志(ID:xcfplus)

      作者:劉鮮花

      獨角獸數量是創新的晴雨表,其多寡折射各國的創新實力、資本活力,更藏著全球產業變革與經濟周期的密碼。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5全球獨角獸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上榜企業數量達到1523家,比去年增加5%(70家),創造了新紀錄。

      其中,美國以758家獨角獸領先,增加了55家;中國以343家位居第二,增加了3家;印度以64家位居第三,減少了3家;英國以61家緊隨其后,增加了8家。

      美國獨角獸數量占據全球總數的49.8%,近乎半壁江山,增速也大大高于其他國家,未來領先優勢可能擴大。這背后原因何在?中國何以縮小差距?

      01

      獨角獸數量追趕美國,高校是核心陣地

      中國獨角獸增速低于美國,反映出中美創新生態的不同階段。

      過去十年,中國獨角獸的崛起主要受益于移動互聯網紅利和商業模式創新,因此大多分布于消費互聯網、金融科技領域。近年,隨著市場飽和,這一路徑的動能減弱。

      當前,創新資源正流向硬科技(HardTech)或深科技(DeepTech)領域,如半導體、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技術等。新增獨角獸的分布也呈現“硬科技主導、場景應用跟進”的特征,既響應國家戰略的攻堅需求,也依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進行商業化驗證。不過,其中不少領域研發周期長、資本投入大,獨角獸的孕育速度相對較慢。

      美國則擁有更為成熟的生態。

      一方面,其有全球最龐大的資本市場體系,投資人對顛覆性技術的敏銳嗅覺和高風險偏好,為前沿創新提供了強勁的燃料;眾多美國公司占據價值鏈頂端,也可以作為鏈主賦能。依托“技術突破+資本效率+全球市場”的乘數效應,美國在生成式AI、量子計算等高風險、高回報領域持續爆發,誕生大量獨角獸。

      埃隆?馬斯克創辦的SpaceX,估值今年增加1.2萬億元,達到2.6萬億元,首次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OpenAI的估值提升了1.5萬億元,以2.2萬億元位居第二,連續第二年保持增速最快;xAI在收購社交媒體X后,以8400億元的估值新上榜,并直接沖到了第四位。

      另一方面,頂尖大學培育出大量創新人才,他們通過創業,實現技術商業化,形成“產學研”閉環,也構成了美國創新生態的基石。

      對比來看,補短板的中國,不僅有必要強化技術創新、商業變現、資本支持之間的銜接紐帶,也需要加速獨角獸創始團隊的培養。

      人才培育,高校始終是核心陣地。那么,從迄今以來的實踐看,國內哪些高校在孵化獨角獸方面更具實力?其各自又有怎樣的產學研優勢呢?

      02

      清華、上交、浙大貢獻全國近1/5獨角獸

      《新財富》雜志根據胡潤研究院的《2025全球獨角獸榜》,全面盤點了其中343家中國獨角獸掌門人及聯合創始人的簡歷,并按照各高校校友創立的獨角獸數量及總估值,制作了獨角獸孵化能力Top50高校榜單(表1)。

      1f1d0666b499bb6c654db267b4c3370e.png

      其中,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校友分別創立了29家、19家、14家,排名前三,并合計孕育了中國近20%的獨角獸,沖鋒在科技創新的最前沿。

      南開大學位居第四,孕育了9家獨角獸,但其總估值達到2.3萬億元,居各大高校之首。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校友均培育了8家獨角獸,其中,北大系獨角獸的總市值更高,達到了1363億元。

      此外,理工特色顯著的華南理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孵化的獨角獸數量均達到6家,上海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則各有5家。

      Top50高校批量孕育出了超200家獨角獸——它們不僅以超六成的數量占比成為中國獨角獸群體的主力軍,更以8萬億元的總估值,構建起覆蓋硬科技、數字經濟、電子商務、民生服務等領域的創新版圖。截至2025年6月2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167所。以此計算,不到2%的高校孵化了全國約六成的獨角獸。

      從結構上看,其中既有清華、上海交大等頂尖高校主導的“硬科技矩陣”,又有浙大、南開等綜合性大學孵化的“場景創新集群”,形成技術突破與市場需求的共振。

      從區域上看,北京的清北/北航系、上海的交復系、杭州的浙大系、大灣區的華南理工/中山大學/港中大/港科大等,分別成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創新極的核心支撐。各高校通過實驗室技術轉化、校友網絡聯動、區域資源整合,構建了“創新-創業-產業”的循環,顯示中國高等教育體系與創新經濟正深度捆綁。

      03

      清華系獨角獸達29家,“科技+資本”生態迭代加速

      2025年的獨角獸榜單上,29家企業由清華大學校友創辦,其總估值達到4622億元,數量相較2024年減少了4家(表2)。

      數量減少,一方面是因為過去一年有5家清華系獨角獸上市。比如,地平線機器人(09660.HK)2024年10月在港股上市,募資54億港元,為港交所當年規模最大的科技股IPO,如今,其市值接近千億元;2024年8月,黑芝麻智能(02533.HK)在港交所上市,如今市值超過百億元;10月,閃送(FLX.O)在納斯達克上市;11月,小馬智行(PONY.O)在納斯達克上市,有消息稱,其計劃在港股二次上市;作為電化學儲能系統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提供商的海博思創(688411)2025年1月在科創板上市,如今市值超過160億元。

      另一方面,也有3家企業退出獨角獸行列。其中,從事自動駕駛的縱目科技、哪吒汽車的母公司合眾汽車均處于破產重整中,其創始人唐銳、方運舟也從“清華天才”變成“破產CEO”,體驗了過山車人生。專注小分子藥物化學合成的六合寧遠,則在創業板闖關失敗后,轉求新三板掛牌。

      2f7600c1bc565c66323770d4787144c6.png

      數據來源:胡潤研究院,《新財富》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清華系獨角獸批量登陸資本市場,顯示其“科創+資本”融合的效能加速。在《新財富》雜志日前發布的“2025資本圈核心職群畢業院校Top50榜單”中,清華大學以擁有797位核心職群校友,居各大高校之首,僅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就有190位,近兩年新增14位。

      與此同時,新一代清華系創業者正帶著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半導體等前沿領域的創新成果加速崛起。在今年中國新增的36家獨角獸中,清華大學獨占兩席,包括估值130億元的Halara和95億元的愛芯元智。

      Halara創立于2020年,隸屬北京全量全速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注于運動休閑服飾的DTC(直接面向消費者)出海品牌。近年,Halara憑借高性價比、精準的社媒營銷策略風靡北美,被稱作露露樂蒙(Lululemon)平替。據跨境派數據,2025年3月,Halara銷量在TikTok美國運動女裝類目名列第二,4月登頂。

      其創始人,是有著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系本碩背景的女學霸張小沛。在創業前,張小沛已是科技互聯網圈的老兵,她曾供職于車好多,在這家汽車消費服務平臺做了4年CTO,此前還擔任過金融科技公司宜信CTO、微軟在線廣告團隊首席研發總監、美國在線視頻公司Hulu全球副總裁。

      Halara繼希音(Shein)之后崛起,彰顯國際化已成為獨角獸成長的加速器。這些獨角獸立足中國供應鏈優勢,通過國際化布局,實現研發、生產、銷售的全球協同,成為創新發展的先鋒力量。

      愛芯元智成立于2019年,專注人工智能感知(可用于智能駕駛)與邊緣計算芯片研發。2024年,其完成C輪融資,融資額超過十億元,為當年國內芯片領域規模最大的融資事件之一。其投資方包括韋豪創芯、啟明創投、沄柏資本、美團、元禾璞華、騰訊投資等機構。

      如今,清華系獨角獸中,提供租住產品與生活服務的自如估值最高,達到315億元。自如董事長兼CEO熊林2000年考入清華經管學院攻讀MBA,2005年進入IBM擔任咨詢顧問,2010年加入鏈家,2011年成自如聯合創始人。第二名月之暗面的估值同比上升了60億元,達到240億元。在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上,33歲的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身家達到93.9億元,居第366位。

      此外,超九成的清華系獨角獸估值有所上升:智譜華章的估值達到220億元,提升149億元;百川智能的估值增加了129億元至200億元;燧原科技估值提升45億元至205億元。這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大熱。

      從全球看,1500多家獨角獸的估值增長也在分化,資源正向那些能夠證明其技術領先性、市場主導地位或清晰盈利路徑的頭部企業聚集,AI更是重點領域。

      自2022年11月ChatGPT出圈后,如今世界上1/3的獨角獸(478家)都與AI相關,其多來自大數據、軟件服務和金融科技領域,且有128家純AI公司,其總價值接近1萬億美元,涵蓋AI助手到機器學習平臺,以及醫療健康、安全、機器人和金融科技領域的特定AI應用。

      在2025年全球新增的200多家獨角獸中,軟件服務、金融科技、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行業的企業也數量居前,均超過了20家。中國新增的獨角獸,同樣以半導體和人工智能企業為主,分別有9家和8家,電子商務和新能源也分別有3家,包括榮耀以1700億元估值居全球第20位、長江存儲以1600億元估值居第21位、紫光展銳以715億元估值居第65位、超聚變以570億元的估值居第92位。

      AI浪潮中,清華系表現格外亮眼。中國目前有44家AI獨角獸,清華獨占9家。除植根智駕生態的地平線、小馬智行和黑芝麻智能,還有AI大模型和應用端的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譜華章、曠視科技、燧原科技、打造虛擬人的小冰、生產智能筆的愛筆等。此外,復旦、上海交大各有3家,北航、南開、武大和浙大各有2家。

      在半導體領域,清華大學擒獲5家獨角獸,包括歌爾微電子、榮芯半導體、沐曦集成、愛芯元智、云英谷。此外,其在新能源和軟件服務領域各有2家。

      從深耕半導體領域打破技術壁壘,到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賽道持續領跑,清華系獨角獸精準卡位國家戰略與產業升級方向,正形成“培育—成長—上市—再孵化”的良性循環。

      04

      上交系獨角獸19家,小紅書、米哈游估值飆升

      上海交大校友孕育的獨角獸,今年達到19家,其估值達到1.25萬億元,同比提升近2500億元。

      從行業看,上海交大校友分別創辦了3家半導體、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獨角獸,并在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健康科技、金融科技等領域成功創業,兆芯集成、依圖科技、樹根互聯、高仙機器人、美維口腔醫療、瀚博半導體、星紀魅族、芯擎、快倉智能、依圖科技等公司創始人均來自上海交大。

      其中,多家獨角獸的估值大幅提升。比如,人氣飆升的小紅書,估值增長了900億元,達到1900億元,居全球獨角獸第15位。小紅書創始人兼CEO毛文超,是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07屆本科校友,其目前40歲,與聯合創始人瞿芳齊登上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持股市值均達到216億元。

      游戲龍頭米哈游的估值也提升200億元至1800億元,居全球獨角獸榜第17位。米哈游成立于2011年,由上海交大的三位校友蔡浩宇、劉偉、羅宇皓創辦,產品包括風靡全球的游戲《原神》《崩壞:星穹鐵道》等。這三人與投資米哈游的斯凱網絡創始人宋濤,均登上新財富500創富榜,他們的持股市值分別達到553.5億、305.1億、288.9億及202.5億元。

      在上海,除了上海交通大學,其他高校也憑借亮眼的獨角獸培育成果,共同構筑了長三角高校引領、產業協同、區域聯動的創新格局。其中,復旦大學孕育了9家獨角獸,總估值達到936億元,代表有艾博生物、愛康、聯影智能、視涯科技、同盾科技等;上海理工大學貢獻了5家獨角獸,其總估值達2425億元;上海財經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校友也分別育出2家獨角獸。

      05

      14只浙大系獨角獸出圈,“創業雨林”有“隱藏根系”

      “浙大不一定是全國科研最強的大學,但一定是創業率最高的大學。”這已經成為浙大校友的共識。從史玉柱、段永平,到拼多多的黃崢,再到DeepSeek的梁文鋒,浙大系創業者持續閃耀在創新創業前沿。

      在343家中國獨角獸中,有14家的掌門人或聯合創始人來自浙大,其估值總計達3590億元(表3)。

      e1f2040006bbfc39a7092dfd256696be.png

      數據來源:胡潤研究院,《新財富》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其中,作為浙大系估值最高的獨角獸,Oppo的估值同比提升370億元至1800億元,居全球第17位。人工智能行業的小度科技,估值達到370億元。

      中車時代半導體今年新進獨角獸榜單,估值達到225億元,居第326位。其是中車時代電氣控股子公司,為國內功率半導體領域龍頭,有完整的芯片設計、制造、封測產業鏈。2024年12月,中車時代半導體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國家電投、中信證券等超豪華投資人增資,金額高達43.28億元。其掌門人徐紹龍,1984年出生,2006年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自動化專業,2016年獲浙大電氣工程碩士學位,2023年獲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此外,今年備受矚目的杭州六小龍中,有3家公司的創始人來自浙大。群核科技估值達到160億元,居榜單第523位,其創始人黃曉煌、陳航都畢業于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本碩畢業于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云深處科技不僅創始人朱秋國、李超畢業于浙江大學,朱秋國后來成為浙大副教授,其員工也有一半是浙大校友。被稱為“杭州第七龍”的靈伴科技,創始人祝銘明本科也就讀于浙大。

      來自跨境支付領域的PingPong,估值達到90億元,其初創團隊以“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為班底。公司最初有四個合伙人——陳宇、熊偉、盧帥、汪寧。陳宇與熊偉高中同班,熊偉考進浙江大學后,與盧帥成為同學;汪寧與陳宇在美國認識,后者是明尼蘇達大學公共政策碩士、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MBA。出自浙江大學的,還有公司首席科學家陳鵬,他是浙大本科和碩士、上海交大博士;副總裁謝偉良,本科畢業于浙大。

      區塊鏈技術及解決方案提供商趣鏈科技,經常被人打趣為浙大“校辦工廠”——公司員工一度有90%以上都來自浙大。

      2025年1月,思看科技(688583)正式登陸科創板,身后同樣站著三位浙大校友——王江峰、陳尚儉、鄭俊。

      浙大的高創業率,有多重因素加持。其一,學校開設了100余門創新創業課程,為超過80%本科生提供各種形式的創新實踐機會。據介紹,云深處科技創始人朱秋國的機器人創業之旅,就源于本科期間參加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競賽。正沖刺港交所IPO的仙工智能,三位創始人趙越、葉楊笙、王群是浙大同窗,曾代表學校兩奪RoboCup世界冠軍。

      其二,龐大的校友圈是支撐浙大系“創業雨林”的“隱藏根系”。坐擁140余個地方校友組織,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堪稱全國最富有的校友基金會之一。據《浙大校友經濟藍皮書》統計,僅排名靠前的12家浙大系投資機構,累計投資的浙大項目就超過430個,累計投資金額超120億元。

      浙大校友創業生態的繁榮,促進了學科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06

      南開系獨角獸估值最高,巨頭裂變成趨勢

      在高校創新創業的版圖上,南開大學校友手握9家獨角獸,其總估值達到2.3萬億元,居各高校之首,勢力范圍覆蓋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領域(表4)。

      image.png

      這其中,最耀眼的當屬字節跳動。這家中國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創始人張一鳴是南開大學2005屆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生。2012年,張一鳴創辦字節跳動,隨著抖音及其AI助手豆包的影響力加深,字節跳動的估值增長了5840億元,達到2.2萬億元。

      不僅如此,南開校友執掌的懂車帝、京東工業品、中關村科金、HashKey等企業,估值也均突破百億元大關。對話式AI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中關村科金的掌門人趙國慶,是南開大學1995級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校友;數字資產金融服務集團HashKey的掌門人肖風,則是南開大學1997級世界經濟專業校友。

      懂車帝由字節跳動商業化部門孵化而成。京東工業品則是京東旗下的工業供應鏈服務平臺,成立于2017年,主要為工業制造企業提供采購服務。京東工業品之外,京東產發、京東科技也由京東孵化。

      這折射出,制造與科技巨頭正成為獨角獸的重要孵化器。比如,螞蟻集團2004年從阿里巴巴剝離,成長為金融科技巨頭;榮耀、引望智能、超聚變從華為剝離而出;比亞迪半導體脫胎于比亞迪。

      在全球獨角獸榜單中,約有5%的企業由科技大廠分拆而來。這些大廠憑借龐大的資源優勢、成熟的技術體系、海量的用戶數據以及深厚的品牌影響力,先在體系內培育新業務,成熟后再獨立運營,構建起了“內生孵化創新”的生態裂變系統。

      07

      大灣區1/3家獨角獸,來自這些高校

      在中國343家獨角獸矩陣中,粵港澳大灣區以72家的數量占據21%的份額,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組成的高校軍團,共同孵化出超20家獨角獸,其總估值高達6363億元(表5)。

      8069ffec1a782c73eece9de4e482aea9.png

      數據來源:胡潤研究院,《新財富》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其中,華南理工大學孵化的6家獨角獸,半數與新能源汽車有關,包括洛軻智能、巨灣技研和開沃汽車,其估值均超過百億元。

      新能源已成為獨角獸爆發的一個重要陣地,全球目前有50家新能源獨角獸,中國貢獻了34家。

      新能源領域,從電池制造到整車制造,中國均處于領先地位,華南理工獨具優勢。寧德時代(300750)董事長曾毓群、小鵬汽車(09868.HK)董事長何小鵬、億緯鋰能(300014)董事長劉金成、開沃汽車董事長黃宏生、璞泰來董事長梁豐、大洋電機董事長魯楚平、巨灣技研董事長黃向東……這些產業關鍵環節的領軍人物,身上均有華南理工的標簽。2025年5月7日,“新能源工程機械第一股”博雷頓(01333.HK)登陸港交所主板,其創始人陳方明也是華南理工大學2000級工程力學專業校友。

      作為全國最早開設汽車專業的高校之一,華南理工大學在汽車領域已深耕40多年,被譽為“新能源汽車界黃埔軍校”。何小鵬曾笑言:華南理工大學畢業的學生想要造車,只要在校友群里吱一聲,學長們就已經幫你把供應鏈搞定了。

      此外,中山大學校友創辦有4家獨角獸,包括欣旺達動力科技、粵芯半導體、Soul和探跡科技,分別分布在動力電池、半導體、社交媒體和企業服務領域。

      港中大、港科大、港理工亦榜上有名,其校友在粵港澳大灣區創辦有大疆、貨拉拉、正浩創新、海柔創新、思謀科技、希迪智駕、康諾思騰等企業,形成了香港做源頭創新、珠三角轉化落地的有益聯動。

      值得一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也貢獻了3家獨角獸,估值總計285億元,包括先導稀材、航順芯片、快看漫畫。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也有估值280億元的獨角獸喜茶,其創始人聶云宸于1991年出生,為江西宜春人,畢業于這所職業學院。

      從城市看,深圳共有37家獨角獸上榜,比去年增加3家,位居全球城市第六位,成為國內獨角獸數量增長最快的城市。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榜的深圳獨角獸中,有5家都是從世界500強的深圳大廠中培育出來的,分別是微眾銀行、榮耀、引望智能、平安智慧城市、比亞迪半導體。

      成立于2024年的引望智能,作為華為剝離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平臺,在不到一年時間內估值達到了1150億元,成為一匹引人注目的黑馬。2024年,賽力斯汽車、長安汽車旗下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各自斥資115億元投資引望,分別占股10%。

      當下,一批新建高校,如南方科技大學、深圳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等,正為深圳獨角獸的孵化提供新鮮血液(技術+人才),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等科技智造巨頭構建的強大產業生態,則可為高校成果轉化提供土壤(供應鏈、資本、市場),這種“創新源頭—產業轉化—市場反哺”的循環,可望使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獨角獸加速迭代。

      08

      新晉獨角獸:理工類院校領跑

      在中國新增的36家獨角獸中,有23家掌門人的院校背景可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理工科院校表現突出。

      新增獨角獸中,榮耀的估值最高,達到1700億元,居全球獨角獸第20名。榮耀脫胎于華為,其如今的掌門人李健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目前,榮耀已經啟動上市輔導備案,開啟A股IPO征程(表6)。

      總部位于武漢的先進芯片制造商長江存儲,估值達到1600億元,掌門人陳南翔是半導體行業的老兵,先后獲得電子科技大學半導體專業工學學士、航天711所大規模集成電路專業工學碩士、北京師范大學低能核物理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引望智能掌門人徐直軍來自南京理工大學;紫光展銳掌門人馬道杰來源于北京郵電大學;阿維塔掌門人朱華榮來自北京理工大學。

      47d3a2c37bd2e86024a1a968647b204e.png

      數據來源:胡潤研究院,《新財富》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此外,中國科學院也新增兩家獨角獸,包括稀宇極智和比特大陸,分屬人工智能和區塊鏈行業,估值分別達到455億元和105億元。特斯聯掌門人艾渝、零一萬物的李開復、新電英雄的應書嶺則均有海外名校的求學背景。

      整體看,獨角獸的增減變化折射著產業的方向,也帶動了高校招錄格局的演進。2025年,以北京理工大學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錄取分數線創出新高,特別是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等賽道成為大熱門。

      此外,首次招生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大灣區大學,投檔線超越多所985高校。這些新校精準踩中了高等教育改革的脈搏和考生的需求:其一是定位“新型研究型大學”,以“高起點、小而精、國際化”為標簽;其二,專業設置緊跟時代,聚焦剛需,福耀科技大學聚焦智能制造、車輛工程等產業剛需,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瞄準AI、集成電路等卡脖子領域,大灣區大學以“精理強工、前沿交叉”對接本地產業升級需求;其三,求學、就業雙保障,福耀科技大學實行本碩博貫通培養,26歲可拿博士學位,本科獲境外名校雙學位,福耀集團則可為學生就業提供機遇。

      今年,中國高校在專業設置上也進一步優化,新增的29個本科專業主要集中在工學(占比34.5%)、藝術學(27.6%)、醫學(13.8%)領域。工學領域主要引入了低空技術與工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智能分子工程、藥物經濟與管理等專業。學科結構的重整意味著,高等教育在經歷著一場以國家戰略需求和未來產業為導向的新舊動能切換。這一變革能否激發更強勁的創新勢能,何時助力中國實現獨角獸數量的反超?

      本文所提及的任何資訊和信息,僅為作者個人觀點表達或對于具體事件的陳述,不構成推薦及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承擔據此進行投資所產生的風險及后果。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新財富雜志

      《新財富》雜志于2001年3月創刊,專注資本市場深耕細作,“最佳分析師”“最佳董秘”“500創富榜”“最佳上市公司”“最佳投行”等權威專業評選和《德隆系》《明天帝國》《收割者》等經典研究案例影響深遠。

      新財富雜志社旗下主要新媒體平臺包括:新財富雜志微博、新財富雜志公眾號、新財富雜志視頻號。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彩田路7006號深科技城A座43層

      媒體合作與新聞職業操守舉報
      微信:xincaifuzazhi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伦理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毛a片啊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成人|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