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大牛股勝宏科技(300476)不僅被公募基金重倉持有,還受到了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的關注。
勝宏科技最新公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有著“華爾街最瘋狂賺錢機器”之稱的Point 72也現身公司的調研名單。
華爾街巨頭調研
公開資料顯示,勝宏科技專業從事高密度印制線路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剛性電路板(多層板和HDI為核心)、柔性電路板(單雙面板、多層板、剛撓結合板)全系列,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汽車電子(新能源)、新一代通信技術、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醫療儀器、計算機、航空航天等領域。
今年以來勝宏科技股價持續上漲。截至7月30日,勝宏科技今年以來的漲幅達到351.46%;如果從2024年1月1日算起,該股在此期間的累計漲幅已經接近10倍。截至7月30日,該公司的總市值為1657億元。
股價上漲的同時,公司也受到機構的極力追捧。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末,共有314只公募基金重倉持有勝宏科技,數量相較于一季度末大幅提升。值得關注的是,在公司最新公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勝宏科技也受到了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的關注。一家名為Point 72的名字出現在調研名單中。
Point 72是一家全球性資產管理公司,由史蒂夫·科恩(Steve Cohen)于2014年創立,前身為SAC Capital Advisors。該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業務涵蓋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等領域。Point 72的前身SAC Capital Advisors因2013年內幕交易案被處罰18億美元并關閉后,科恩于2014年以家族辦公室形式重組為Point 72,初期僅管理其個人及員工資產。2018年,公司重新向外部投資者開放,轉型為多策略對沖基金。
Point 72采用了“平臺型基金策略”,通過雇傭多個基金經理團隊,對資金和風險進行分倉管理,不同團隊專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包括TMT、大宗商品、海外市場等等。風控上,每個PM團隊也都有一系列的硬性和軟性投資限制,包括允許的投資范圍和市場、最大回撤上限、諸多集中度、流動性要求、VaR值限制等。
投資策略上,Point 72涵蓋股票多空、量化、全球宏觀等。據報道,科恩每年投入數億美元用于機器學習、另類數據采集和交易系統優化。這些數據不是拿來“博弈”,而是用來量化每一次投資的決策依據。2024年,Point 72總的投資回報率為19%,資產管理規模最新已達到近370億美元。
2023年6月,Point 72以博灝香港有限公司名字獲中國證監會批準成為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Point 72對A股調研較為頻繁。數據顯示,2024年,Point 72調研A股公司次數為252次,在所有外資機構中排名首位;2025年以來截至7月30日,Point 72通過視頻會議、現場會議和網絡會議等方式調研A股總次數為145次,在所有外資機構中繼續領跑。
勝宏科技董事長陳濤: 擁抱AI時代 搶占發展先機
據證券時報報道,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三屆創業投資大會暨全國創投協會聯盟走進光明科學城活動上,勝宏科技董事長陳濤發表《擁抱AI奔向未來》的主題演講。他表示,AI(人工智能)大爆發將會帶來全新計算紀元、機器人時代加速、制造業模式重構等多重變革。AI將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新一輪科技浪潮,顛覆所有人的想象,改變各行各業。從企業角度來看,要積極擁抱AI時代,搶占發展先機。
勝宏科技作為專業從事高精密多層、HDI(高密度互連)、FPC(柔性電路板)、軟硬結合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汽車電子、新一代通信技術、新能源、航空航天、醫療儀器等領域。自2015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以來,勝宏科技以連續8年復合增長30%的速度成長為PCB(印制線路板)行業龍頭,最新市值突破1600億元。
陳濤總結了勝宏科技高速發展的原因:第一,在戰略上,公司制定了“三大戰略和四個創新”,成為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具體來看,三大戰略包括智慧工廠、綠色制造,以及高技術、高品質、高質量的服務;四個創新則涵蓋了觀念、科技、人才和資本的創新。第二,技術優勢。勝宏科技在AI算力、AI服務器、人工智能、無人駕駛領域高階HDI、PCB技術全球領先,PCB全品類覆蓋,實現78層高多層、八階HDI、mSAP(多業務接入平臺)、FPC及軟硬結合板量產,憑借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成功成為英偉達AI算力PCB和特斯拉汽車電子核心供應商。第三,產能優勢,除廣東和湖南,勝宏科技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都有研發生產基地,能夠實現全球化交付。
在陳濤看來,AI工業革命剛剛興起,改變了各行各業。從海外來看,英偉達加大在歐洲、中東的布局,美國微軟、Meta、谷歌、亞馬遜四大科技巨頭也大力建設AI數據中心,2024年總投資達2180億美元。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也突飛猛進,巨大的國內市場為AI技術提供了廣闊的試驗場和商業應用場景,帶來了相應的市場需求;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數字化進程產生了海量數據,為模型訓練提供了基礎,加上積極的政策支持和強大的應用創新能力,為AI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數據顯示,中國AI產業規模預計從2026年的4862億元增長到2030年的1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20%。
關于AI大爆發帶來的影響,陳濤認為將帶來六個方面的變革:第一,開啟全新計算紀元,AI相關的軟件、硬件行業全面發展;第二,推動科學革命;第三,“AI員工”常態化;第四,加速機器人時代到來;第五,催生新產業,如AI問診、AI金融、AI客服等很多行業都在深度使用;第六,重構制造業模式,在預測維護、流程優化、智能排產、風險管控和提升質量等方面,通過AI提高效率。
對于如何從企業角度擁抱AI的問題,陳濤給出四點建議:第一,要制定高遠的戰略。以勝宏科技為例,始終堅持圍繞三大戰略、四個創新落實各項運營舉措,戰略優先3—5年并且攜手全球科技巨頭,以超前布局搶占產業制高點;技術優先2—3年,深度綁定頭部芯片客戶,實現技術共生搶占產業主導權;產能優先2—3年,通過國內+東南亞雙線產能布局構建全球AI算力PCB供應體系,搶占高端市場先機。第二,激發實干的精神。第三,保持積極的心態。第四,永葆必勝的信念。
展望未來,陳濤表示,勝宏科技將秉持“只有創新發展,才能走向未來”的理念,緊緊擁抱AI時代,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通過加大產能建設,滿足現有客戶的追加訂單需求,確保未來兩三年的時間內具備確定性、穩定性、增長性;錨定高端產品,加大研發投入,維持行業領先水平,同時還要大量引入CCD(傳感器)背鉆機、Pin Lam(印制電路板的一種工藝)設備、三菱激光鉆孔機、工業CT等高端設備,提升制程能力。
校對: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