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五個月加量續作。
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7月24日發布公告稱,7月25日央行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4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鑒于本月有3000億元MLF到期,本次MLF操作意味著央行在7月MLF凈投放1000億元,為央行連續第五個月對MLF加量續作。
考慮到本月央行已實現2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凈投放,綜合來看,央行在7月中期流動性凈投放規模達到3000億元,繼續展現央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
自去年10月央行啟用買斷式逆回購以來,貨幣政策操作對MLF的依賴逐步降低。今年3月,MLF改為采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操作,政策屬性完全退出,回歸流動性投放工具定位,聚焦于提供1年期流動性,與其他各期限工具一同構成央行流動性工具體系。
隨著央行持續推進貨幣政策框架轉型,目前,央行流動性工具箱儲備更加充足,期限分布更趨合理,長期有降準、國債買賣,中期有MLF、買斷式逆回購操作以及各類結構性工具,短期有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臨時隔夜正、逆回購。
今年3月以來,央行保持對MLF加量續作。“MLF或重回中期流動性投放的主要渠道,緩解銀行凈息差壓力。”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業務所長孫彬彬指出,在保持流動性充裕和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的背景下,MLF期限偏長、投放和到賬時間確定,能為金融機構提供穩定的預期,而且多重價位中標有利于降低資金成本,能更好滿足不同參與機構差異化資金需求,未來央行或加大對MLF的使用力度,利好銀行資金端。
央行副行長鄒瀾近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強調,央行將進一步落實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總量方面,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保持流動性充裕。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預計,在支持內需提振及外部掣肘減輕的背景下,預計央行仍將通過質押式逆回購、MLF、買斷式逆回購等中短期流動性管理工具,推動銀行體系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狀態,延續“適度寬松”基調。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