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日,蘋果公司在官網發布了截至6月28日的202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這一季度蘋果總營收達94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刷新了六月份季度紀錄,創下自2021年12月以來最強勁的季度營收增長。凈利潤為234.34億美元,同比增長9%,攤薄每股收益1.57美元,同比增長12%。
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難掩興奮地表示,“蘋果今天自豪地公布六月份季度營收創紀錄業績,其中 iPhone、Mac 和服務營收均出現兩位數增長,且在全球所有地區均收獲增長。”蘋果CFO凱文·帕雷克(Kevan Parekh)則稱,“得益于顧客極高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我們所有品類和所有區域市場的活躍設備現有使用量再創歷史紀錄。”
蔡淑敏攝
iPhone累計出貨30億臺
按照產品劃分,截至6月的這個季度,蘋果的各大業務中,iPhone業務的強勢增長對整體營收的拉動效果顯著,該業務第三財季收入為445.8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92.96億美元增長13%,創下了第三財季新紀錄。
在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中,庫克表示,iPhone在全球所有地區都出現了增長,特別是在印度、中東、南亞和巴西在內的新興市場。與iPhone 15系列相比,iPhone 16系列銷量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此外,庫克還透露了一個里程碑式的重要數據:iPhone自2007年推出以來,出貨量已經達到了30億部。
Mac和服務業務營收也均出現兩位數同比增長,Mac業務第三財季收入為80.4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0.09億美元增長15%;服務業務收入為274.2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42.13億美元增長13%。
另外兩項業務則表現下滑,iPad業務第三財季收入為65.8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1.62億美元下降8%;可穿戴、家居以及配件業務收入為74.0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80.97億美元下降9%。
大中華區結束下滑
按地區劃分,蘋果在全球所有地區均收獲增長。占比最高的美洲地區收入為411.98億美元,同比增長9%;歐洲地區收入為24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0%;大中華區收入為153.6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47.28億美元增長4%;日本地區收入為57.82億美元,同比增長13%;亞太其他地區收入為76.73億美元,同比增長20%。
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是一個關鍵的轉變,截至上一個財季(2025財年第二財季),蘋果在大中華區營收已經連續七個季度出現同比下滑。庫克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大中華區的設備安裝基數創下歷史新高,iPhone的安裝基數也打破了紀錄。
這一增長背后,蘋果從中國政府對消費電子產品的補貼中受益。需要注意的是,第三財季是補貼政策實施后的第一個完整季度,而不僅僅是第三方渠道,蘋果官網也在6月下旬起正式加入國補。
增加AI投資
最近一段時間,蘋果因為人工智能人才接連流失而遭遇外界持續審視。最新消息顯示,蘋果公司已決定由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和Vision Pro的項目負責人麥克·洛克威爾(Mike Rockwell)接管AI項目。
在電話會議中,庫克和帕雷克均對外明確公司加大了對AI的投資。對于外界持續關注的Siri發展,庫克透露了一個關鍵信息:蘋果在打造更個性化的Siri方面取得進展,預計明年推出這些功能;正在大幅增加AI的投資,無論是6月所在季度還是 9月所在季度;公司內部重新調配了不少人專注于人工智能研發。
庫克表示,“人工智能是最具深遠影響的技術之一,而且我認為它將對所有設備產生重大影響。”不過,考慮到會泄露蘋果公司的一些戰略,庫克拒絕談論更多內容。
帕雷克亦表示,資本支出會顯著增長,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資是用于人工智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