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寶召回風波發生后,移動電源行業正加速向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如今,充電寶相關企業3C認證新規發布,新增生產企業等級認證等。
8月1日,國家認監委官網發文指出,為強化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國家認監委制定了《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試行)》(CNCA-C09-02:2025)(簡稱“新版規則”)。
國家認監委表示,新版規則自2025年8月15日起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規則電子產品及安全附件》(CNCA-C09-01:2023)不再適用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即國家認監委2023年發布的有關移動電源等的認證實施規則不再適用。
國家認監委表示,相關指定認證機構應當依據新版規則和強制性產品認證通用實施規則要求,制定對應的認證實施細則,向國家認監委備案后方可按照新版規則實施認證并頒發認證證書。此前已經頒發的有效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可繼續使用,認證證書轉換工作采取到期換證、產品變更、標準換版等自然過渡的方式完成。
據了解,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充電寶)自2023年8月1日起被納入3C認證目錄。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規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3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識的產品,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不過,此前,有關相關企業的3C認證并未對生產企業進行標準分級。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對比新版規則與2023年版本規則發現,新版規則增加了對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生產企業的等級認證。
新版規則顯示,認證機構應當收集、整理與認證產品及其生產企業有關的各類質量信息,并據此對生產企業進行分類,認證委托人、生產者、生產企業應當予以配合,認證機構應當將生產企業分為四類,分別用A、B、C、D表示,生產企業分類應當按照D-C-B-A的次序逐級提升,按A-B-C-D的次序逐級或跨級下降。
其中,生產企業分類所依據的質量信息包含工廠檢查結果(包括初始工廠檢查和獲證后監督);國家級、省級各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強制性產品認證有效性抽查等結果;企業信用信息、媒體曝光和輿情反映、司法判決、投訴舉報及消費者質量信息反饋等。
另據新版規則,實施移動電源、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強制性認證的認證模式為:型式試驗+初始工廠檢查+獲證后監督。認證機構可依據企業分類動態調整情況、產品質量變化情況及認證風險控制需求,酌情增加監督頻次和內容,其中,B類企業每年至少1次獲證后跟蹤檢查要采取“不預先通知”方式進行,C、D類企業所有獲證后跟蹤檢查均采用“不預先通知”方式進行。生產現場抽樣檢測應覆蓋所有類別和生產者。
充電寶召回風波發生后,近期,我國有關充電寶規范化發展的消息不斷。
7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稱正在公開征集對《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本次擬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將對包括充電寶在內的移動電源制定更嚴格的技術標準。這意味著我國移動電源行業有望迎來新國標。
7月11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組織移動電源及鋰電池產業鏈代表共同座談,并呼吁全行業共同踐行《移動電源行業自律倡議》。近日,該協會又在深圳組織召開了深圳市充電寶行業合規指導暨健康發展座談會,華為、億緯鋰能等企業均有出席。
會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移動電源分會副秘書長劉天鵬表示,當前國內充電寶市場規模約150億元(不含共享充電寶租賃市場容量),全國累計獲得移動電源CCC證書企業700多家,深圳市累計獲證生產企業約286家,行業呈“螞蟻市場”分布,存在一定行業內卷,低價惡意競爭情況。未來政府會加嚴加大市場抽查頻次,特別對低質低價的移動電源產品,提高政府監管力度,加重違規產品及企業處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