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最后一個交易日,A股全線走高,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等漲超1%。全月來看,滬指上漲2.9%,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4.23%、8%。港股今日疲弱,尾盤加速跳水,恒生指數跌近1%。
具體來看,A股主要股指盤中強勢上揚,創業板指等漲超1%。截至收盤,滬指漲0.59%報3444.43點,深證成指漲0.83%報10465.12點,創業板指漲1.35%報2153.01點,科創50指數漲1.54%,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5175億元,較此前一日減少584億元。
場內超4000股飄紅,軍工板塊延續強勢,中光防雷斬獲3連板,北方長龍、長城軍工續創歷史新高;光刻機概念爆發,藍英裝備20%漲停,廣信材料漲超15%;人腦工程概念崛起,翔宇醫療20%漲停,愛朋醫療漲超10%;創新藥概念拉升,畢得醫藥、藥康生物、奧浦邁等漲超10%。券商、銀行板塊疲弱,國盛金控大幅回落。
港股方面,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0.87%,恒生科技指數跌0.72%。個股方面,老鋪黃金盤中大漲18%,收漲近15%,突破1000港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此外,今日登陸港交所的云知聲漲超44%,IFBH漲約42%。
今日也是2025年上半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上半年A股整體實現上漲,其中滬指上漲2.76%,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48%、0.53%,北證50指數大漲近40%。港股整體表現更為亮眼,恒生指數上半年累計上漲20%,恒生科技指數累計上漲超18%。
軍工板塊強勢
軍工板塊今日再度走強,截至收盤,中光防雷連續3日漲停,恒宇信通斬獲兩連板,北方長龍大漲超18%再創新高,長城軍工漲停亦創出新高。
機構表示,外部地緣政治變化不斷促發軍工關注度,提升軍工行業整體估值,且軍工板塊二季度業績初步預期逐漸落地,部分白馬股有望觸底反轉;疊加“十五五”規劃逐步推動,軍工板塊后續將逐漸上漲。
申萬宏源認為,隨著中東地區沖突不斷加劇,外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促發市場對軍工行業的關注度,短期內不僅可以提升行業整體估值,中長期角度市場更加堅信軍工投入持續且確定,疊加軍貿發展,從而打開新的巨大市場空間。
東方證券表示,“十四五”收官之年景氣度持續恢復,軍貿有望成為第二增長極。當前位置及時點繼續看好軍工,除了主機廠外,上游元器件和關鍵原材料作為武器裝備研發與生產的底層支撐,其重要性貫穿于導彈、雷達、戰機等各類裝備的全生命周期,有望充分受益于需求傳導的放大效應,迎來更大的業績彈性。
光刻機概念爆發
光刻機概念盤中強勢拉升,截至收盤,藍英裝備20%漲停,廣信材料漲超15%,凱美特氣、中瓷電子、興業股份、常青科技等均漲停,波長光電漲超9%。
消息面上,6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錨定目標不松懈,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圍繞“補短板、鍛長板”加大科技攻關力度,鞏固和提升優勢領域領先地位,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要切實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民生證券指出,光刻機是半導體技術之巔,在整個集成電路中光刻是最核心、最復雜的工藝步驟,利用光學原理在硅片上轉移電路圖形,決定了晶體管的最小特征尺寸及密度。從原始的硅片起到鍵合墊片的刻蝕和去光刻膠為止,即使最簡單的MOS器件都需要5道光刻工藝,先進的芯片可能需要30道光刻工藝步驟。在集成電路制造過程中,光刻工藝的費用約占制造成本的1/3,耗費時間占比約為40%—50%。光刻工藝所需的光刻機是最重要、最復雜、最昂貴的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其技術難度之大、單價之高在全球均屬罕見,被譽為“超精密尖端裝備的珠穆朗瑪峰”。目前全球前道光刻機被ASML、尼康、佳能壟斷,從市場結構來看,高端EUV、DUV光刻機市場規模不斷提升,而i-line光刻機需求量依然較大,若能在部分品類實現國產化突破,市場空間十分廣闊。建議持續關注光刻機產業鏈相關零部件上市公司。
腦機接口概念崛起
腦機接口概念盤中發力走高,截至收盤,翔宇醫療20%漲停,愛朋醫療漲超10%,際華集團連續兩日漲停,三博腦科漲超7%。
消息面上,近期,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展示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產品發展方向。據介紹,目前Neuralink的受試者已經達到7人,其中涵蓋4名脊髓損傷患者與3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患者。截至目前,Neuralink已為7名患者植入其N1腦機接口,旨在幫助脊髓損傷患者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患者用意念控制計算機。經過實驗,一位患者通過腦機接口植入物實現用意念控制光標,并完成輸入文字、瀏覽網頁、處理郵件、玩游戲等操作。還有患者利用腦機接口植入物從事專業工作,如使用CAD設計軟件進行繪圖、設計等工作。
中泰證券指出,腦機接口打破人類傳統控制界限,帶動醫療+消費特定場景的技術變革。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預測,全球市場10年內仍有約100億美元增量空間,中國市場正加速追趕。而隨著腦機接口設備與實際場景結合,市場規模將產生“放大效應”,我國綜合產業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級別。從技術路線分布看,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是當前市場的絕對主力,占總市場份額86%,非侵入式商業化領銜,侵入式筑高壁壘潛力巨大。當前時點下,國內外BCI領域臨床試驗密集推進,持續驗證技術路徑可行性并優化核心性能指標,顯著降低技術風險,為大規模商業化奠定堅實基礎。并且,技術瓶頸的持續突破(電極材料、植入方式、信號處理算法等核心環節)將實質性縮短產品化周期,加速BCI從實驗室向醫療康復、消費電子等場景的商業化滲透。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