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課程綱要(試行)(2025年版)》正式發布,明確從2025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市中小學校開展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每學年不少于8課時,實現中小學生全面普及。
這份文件不僅設定了各學段的具體教學目標,還提出了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包括知識測試、項目匯報、作品展示、主題辯論等,旨在深度考察學生的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文件還提出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等資源,形成協同育人“教聯體”。
與此同時,不同學段的側重點不同。小學階段重在通過體驗式課程,初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與特點,感知人工智能技術對學習和生活的深遠影響。初中階段以認知類課程為主,完善學生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系統認知,培養進階的實踐能力與倫理意識。高中階段以綜合性和實踐性課程為主,全面培養人工智能素養與技術運用和創新能力。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相關政策不斷出臺。2024年11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旨在通過六大任務體系和四項保障措施,系統推進中小學AI教育普及,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人工智能教育基本覆蓋全國中小學,重點構建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實施、開發資源平臺,并強化師資保障。如今北京推出的人工智能教育新政,也被視為落實教育部有關規劃的具體體現。
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已有盛通股份、科大訊飛、豆神教育等多家上市公司參與布局。
其中,盛通股份作為國內科技教育行業頭部企業,已構建了完備的“產品+內容+平臺”的青少年科技教育體系和全產業鏈生態,可為3—18歲的青少年提供編程教育、機器人教育、科學實驗、人工智能等科學教育課程。同時,盛通股份研發并搭建青少年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及平臺,提供多樣化且充足的內容,還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此外,盛通股份旗下盛通教育集團聯合北師大科學教育研究院共同打造科技創新教育平臺盛通教育研究院,該研究院正不斷推出富有創意和針對性的課程,以滿足學生和市場的需求,目前在元宇宙、數字人、AI 繪畫等課程都已經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應用。
同時,科大訊飛也已推出智慧教育解決方案,涵蓋智能語音評測、智能作業批改等功能,并針對人工智能教育開發專屬教學平臺和課程資源;豆神教育則推出超擬人AI智教產品“豆神AI APP”,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世紀天鴻也推出了小鴻助教和筆神作文,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智能教學和寫作輔助等功能。
事實上,除了北京,近日江蘇省也發布了《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學段、全要素、全過程,打造江蘇“AI+教育”改革新生態。四川省教育廳近期也印發《四川省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施方案》,推動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體系建設。廣州市也從六大方面提出若干舉措,深化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創新與范式升級。
在業內看來,“AI+教育”已進入技術紅利釋放期和生態重構窗口期,“AI+教育”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