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城11月,金風送爽,金融潮涌。
11月19日,“第十九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暨2025中國金融機構年會”在深圳開幕。這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與由證券時報社主辦的“中國金融機構年會”兩大品牌活動首次強強聯合。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晃浩,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坤生,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時衛干,中國金融電子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謝漢立,證券時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兼總編輯程國慧,中保投資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賈飆,南方基金黨委書記陳莉等出席開幕式。
“2025中國金融機構年會”主題為“聚勢賦能 重塑價值”。今年恰逢“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的關鍵時點,在金融強國建設蹄疾步穩、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加速構建的背景下,如何更好踐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成為各類金融機構共同面臨的時代課題。本屆年會的召開,旨在為行業提供一個共商發展大計、共享創新經驗的高端平臺。
兩大品牌活動首次聯手
在開幕式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坤生致辭時表示,本屆金博會是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關鍵時期舉辦的一次重要盛會。本屆金博會緊扣金融“五篇大文章”核心主線,以“產業金融新高地、科創賦能向未來”為主題,集中展示金融改革開放最新成果,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必將為深圳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金融中心注入強大動力。


吳坤生表示,當前,深圳金融業正處在動能迸發、跨越提升的黃金機遇期,要牢牢把握三大機遇:一是胸懷“國之大者”,把握政策機遇;二是立足開放前沿,善用國際舞臺;三是厚植產業沃土,深化產融互促。面向“十五五”新征程,深圳將以建設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金融中心為目標,重點聚焦六個方面發力:一是打造全球一流的科技產業金融互促發展高地;二是打造全球一流的創新資本形成中心;三是打造全球一流的金融科技中心;四是打造全球一流的跨境人民幣服務高地;五是打造全球一流的財富管理中心;六是打造全球一流的金融安全示范地。
證券時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兼總編輯程國慧致辭時表示,依托深圳這方沃土,由證券時報社主辦的“中國金融機構年會”,已成長為匯聚行業智慧的權威平臺。站在新的起點,今年年會首次與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九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攜手同行,兩大品牌同頻共振,同向同行,不僅拓展了年會的影響力,深化了專業內涵,也為金融強國建設的“深圳樣本”“深圳速度”注入了新的動能。


程國慧表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宏偉藍圖,為新時代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優化金融機構體系,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專注主業、完善治理、錯位發展”,這是時代的召喚,更是金融業共同的使命。以金融“活水”澆灌科技創新,滋養新質生產力成長,是金融從業者的職責所在。中國金融業正深入踐行“金融為民”的根本宗旨,不斷以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主論壇演講環節,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賈飆,南方基金黨委書記陳莉分別發表主題演講。
賈飆:AI有可能成為穿越投資迷霧的“燈塔”
賈飆圍繞“AI驅動下的資產管理重塑”發表主題演講,他從新可能、新范式、新挑戰、新探索四個方面分析了AI時代下的資產管理行業。


賈飆分析,資產管理行業面臨著“低利率環境與波動性加劇并存”的時代挑戰,AI有可能成為穿越投資迷霧的“燈塔”,AI讓復雜的投資決策歷史上第一次從“盲人摸象”到擁有超級羅盤,同時,AI有助于長期投資“穿越周期”,對耐心資本具有尤其特殊的意義。因此,資管行業擁抱AI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他表示,AI讓資管業迎來新范式。一方面,AI驅動資產管理的業務邊界擴張,主要表現在服務客群、服務內容、投資標的、投研決策、機構生態等的邊界擴張;另一方面,AI重新塑造了資產管理的“全流程各環節”。
賈飆同時提到,盡管前景廣闊,但資管行業引入AI應用也面臨一定挑戰,資產管理機構在引入AI時,應關注數據安全、倫理問題和監管合規。他還介紹了上海資產管理協會、中保投資公司和國際資管機構的AI應用實踐。
陳莉展望“十五五”公募基金發展趨勢和使命任務
南方基金黨委書記陳莉以“錨定國家戰略 深耕財富沃土——‘十五五’時期公募基金的使命與突圍”為題發表演講。沿著“十五五”規劃、一流投資機構建設的方向指引和基本要求,她分析了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五大趨勢,并對公募基金公司塑造核心能力和護城河優勢提出一系列思考。


陳莉分析了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趨勢:
一是聚焦戰略導向,“產業”“民生”投資雙輪驅動。未來投資和產品設計將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擴大內需兩個戰略支點,更加聚焦以新質生產力、綠色生產力為代表的科技賽道和以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為代表的新消費賽道,充分體現“投資于物”與“投資于人”兩大主線。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踐行金融為民責任擔當。以投資者為核心的價值導向將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行業全業務鏈條。
三是“指數”“養老”擴容,夯實長期資金入市根基。在被動化、長期化投資的推動下,ETF和養老金業務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是數智轉型加速,驅動行業生態重構升級。人工智能將深刻影響行業發展生態和競爭格局。
五是把握開放機遇,穩步拓展國際業務版圖。跨境業務將成為行業吸引外資、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點方向。
陳莉認為,面對新形勢、新藍圖、新任務,公募基金公司唯有錨定國家發展所需和民之所向,順勢而為,苦練內功,塑造核心能力和護城河優勢,才能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在韌性與壓力并存的環境中實現突圍,聚勢賦能。一是打造服務國家戰略的系統投研能力。二是打造服務客戶需求的布局持營能力。三是打造服務長期資金的業務拓展能力。四是打造服務數字中國的科技迭代能力。五是打造服務內外循環的全球展業能力。
篤行作答“五篇大文章”榮譽大獎揭曉
作為本次活動重要一環,“中國金融業篤行作答‘五篇大文章’榮譽大獎”也在年會上頒發。
2023年10月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了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指明了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和經濟金融結構優化的基本方向。在金融強國建設蹄疾步穩、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加速構建的背景下,如何更好踐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成為各類金融機構共同面臨的時代課題。一批金融機構以實干作答、以實績踐行,用專業服務書寫時代答卷。
此次“中國金融業篤行作答‘五篇大文章’榮譽大獎”通過客觀數據、量化指標,評選出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基金業作答“五篇大文章”表現領先的各行業前十機構,并為其頒發該獎項,以此表彰其所做探索和努力,更旨在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深化在“五篇大文章”上實踐探索與謀劃布局。


除主論壇外,本次活動還包括中國銀行業年會、中國證券業資產管理高峰論壇、中國期貨業年會、中國信托業發展高峰論壇、中國證券業投資銀行高峰論壇、中國保險業資產負債管理年會等6個細分領域分論壇,眾多金融機構高管將發表演講或圍繞熱點話題進行討論交流。
此外,活動還將揭曉2025年“中國證券業君鼎獎”“中國銀行業天璣獎”“中國保險業方舟獎”“中國期貨業君鼎獎”“中國優秀信托公司”等評選結果。
責編:戰術恒
排版:劉珺宇
校對:楊舒欣